百词典

《避地伤春六绝句》

时间: 2025-05-02 13:15:39

诗句

石门连日动征鼙,花柳无情自绕溪。

回首故园今好在,杜鹃花落子规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5:39

原文展示:

石门连日动征鼙,花柳无情自绕溪。回首故园今好在,杜鹃花落子规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的离愁别绪。石门前连日不停地传来征战的鼓声,花柳却无情地环绕在溪水边。回头望去,故乡如今的美好景象已不在,只有杜鹃花凋落,子规鸟悲鸣不已。

注释:

  • 石门:指山石形成的门,常用来比喻军事关隘或战场。
  • 征鼙:征召的鼓声,暗示着战争的来临。
  • 花柳:花草树木,象征春天的生机,却显得无情。
  • 故园:指生长的地方,家乡。
  • 杜鹃:一种鸟,古时常用作悲伤的象征。
  • 子规:即杜鹃,因其叫声悲鸣而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葛立方,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主要以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战乱时期,作者借用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争的无奈,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

诗歌鉴赏:

《避地伤春六绝句》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战乱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开头两句通过“石门”和“征鼙”的描写,将战乱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受到那种压迫感。而“花柳无情自绕溪”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春天的生机与战火的惨淡相互映衬,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最后两句“回首故园今好在,杜鹃花落子规啼”,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忧伤,杜鹃的啼鸣更是增加了悲伤的情感色彩,仿佛在诉说着战后人们的失落与哀痛。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门连日动征鼙:战争的鼓声不断响起,暗示着战乱的频繁。
  2. 花柳无情自绕溪:春天的花草依然生长,显得无情,与战火形成对比。
  3. 回首故园今好在:回首故乡,却发现美好的景象已不复存在。
  4. 杜鹃花落子规啼:杜鹃花凋零,子规鸟悲鸣,增添了离愁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征鼙”比喻战争的残酷。
  • 对比:将春天的生机与战争的悲惨对比,增强情感的冲突。
  • 拟人:花柳被描绘为“无情”,使自然界也充满了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战争的批判,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充满了悲凉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门:象征战场与军事关隘。
  • 征鼙:暗示战争的来临与影响。
  • 花柳:象征春天的美好,却因战争而显得无情。
  • 杜鹃子规:象征离愁与哀怨,加深了诗中的情感基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征鼙”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花草
    • B. 战争的鼓声
    • C. 乡村的宁静
    • 答案:B
  2. 诗中的“杜鹃”象征着什么?

    • A. 欢乐
    • B. 离愁
    • C. 自由
    • 答案:B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战争的荣耀
    • B. 对故乡的思念与忧伤
    • C. 春天的美丽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故国的忧虑与思念,背景则是战乱中的长安。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与对现实的无奈,但《春望》更多地关注国破家亡的惨痛,而《避地伤春六绝句》则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沁园春 其十六 赠董舜民 沁园春 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开幕赋 沁园春 沁园春 其二 眉 沁园春 郝元公先生生日同杜于皇苏昆生黄稚曾家集生署中观剧词以纪事 沁园春八首 其八 沁园春·元禀仙胎 沁园春 沁园春 喜石渚陈十村、葛野航两先生过访,作此赠别。 沁园春 题位公小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治干 病字头的字 高字旁的字 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徙宅之贤 两末 甲乙丙丁 握雾拿云 礼顺人情 豹结尾的成语 走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拘局 厦宇 角字旁的字 颠簸不破 甲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