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石塘感旧十绝》

时间: 2025-05-07 07:32:33

诗句

三茔相望一牛鸣,来扫新松百感生。

季札旋封丘哭墓,晋人谬谓圣忘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2:33

原文展示:

三茔相望一牛鸣,来扫新松百感生。
季札旋封丘哭墓,晋人谬谓圣忘情。

白话文翻译:

三座坟茔彼此相望,一声牛鸣传来。
来此扫墓的新松,勾起我百般感慨。
季札为友人哭墓,而晋人却错误地说他无情。

注释:

  • 三茔:指三座坟墓。
  • 牛鸣:牛的叫声,象征乡村的宁静。
  • 扫新松:扫墓时新长出的松树,象征生与死的交替。
  • 季札:春秋时期的名人,以情义著称。
  • 晋人:指晋朝的人,提及对季札的误解。
  • 忘情:指对情感的冷漠或无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世荣,号东篱,宋代诗人,致力于诗词的创新与发展,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著称。

创作背景:诗作于作者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人生感慨之时,表达了对过往亲友的追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石塘感旧十绝》是一首充满思考和情感的诗作,通过对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开篇“三茔相望一牛鸣”描绘了宁静的墓地景象,牛鸣声响起,似乎打破了此地的静谧,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历史的沉思。紧接着“来扫新松百感生”,新松在这里不仅是扫墓的对象,也象征着生与死,带给诗人无尽的感慨和思绪。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季札,这位历史名人的情义让人动容,但“晋人谬谓圣忘情”却揭示了对情感的误解,突显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对情感的不同解读。整首诗在对比中反映出一种深刻的悲哀与无奈,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人性复杂性的思考。刘克庄通过细腻的笔触,把个人情感与广泛的历史联系起来,使诗歌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茔相望一牛鸣:三座坟墓互相望着,牛的叫声打破了宁静,暗示生命的脆弱和逝去。
    • 来扫新松百感生:扫墓时新长出的松树,引发了诗人百般感慨,表达对往事的追忆。
    • 季札旋封丘哭墓:提到季札为友人哭墓,彰显其深厚情谊。
    • 晋人谬谓圣忘情:晋朝人误解了季札的情感,暗示人情的复杂与误解。
  • 修辞手法

    • 对比:生与死的对比,反映人生的无常。
    • 象征:新松象征生与死的交替,牛鸣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惋惜。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古人情感的追忆与对现代人误解的反思,探讨了人性、情感与历史的复杂性,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意象分析:

  • 三茔:象征逝去的生命,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牛鸣:自然的声音,象征乡土的情怀与宁静。
  • 新松:象征重生与希望,同时也引发对逝去的感慨。
  • 季札:象征深厚的友情和牺牲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茔”指的是: A. 三座庙宇
    B. 三座坟墓
    C. 三座山峰
    D. 三条河流

  2. 季札因为什么而哭墓? A. 为朋友
    B. 为家人
    C. 为敌人
    D. 为名声

  3. 晋人如何误解季札? A. 认为他热情
    B. 认为他无情
    C. 认为他聪明
    D. 认为他愚蠢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刘克庄的《石塘感旧十绝》更具沉思与感伤,前者多了些豪放与洒脱,而后者则在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中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王云庵参戎招集东皋即事二首 其二 九日省中诸公邀游两高遇雨不遂小酌灵隐 九日有感二首 九日晚复同虎臣过伯玄饮湖上楼四首 其二 九日园行二首 其一 九日湖上登高寄前人二首 其一 九日登高有感寄怀虞山钱太史 九日宿东山寺四首 其三 九日陪石遗先生天宁寺登高 九日陆山人华甫见过夜集得歌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页字旁的字 落阱下石 乌白马角 鹵字旁的字 悚惶 卜字旁的字 糊里糊涂 鬻矛誉楯 言者无罪 若韑 齊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磨砻底厉 斗笠 怪雨盲风 包含纳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