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3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33:49
寒鸡知将晨,饥鹤知夜半。
亦如老病客,遇节常感叹。
光阴等敲石,过眼不容玩。
亲友如抟沙,放手还复散。
羁孤每自笑,寂寞谁肯伴。
元达号神君,晋循吏乔智明。
高论森月旦,纪明本贤将。
段释之本将家,汩没事堆案。
欣然肯相顾,夜阁灯火乱。
盘空愧不饱,酒薄仅堪盥。
雍容许著帽,不怪安石缓。
虽无窈窕人,清唱弄珠贯。
幸有纵横舌,说剑起慵懦。
二豪沉下位,暗火埋湿炭。
岂似草玄人,默默老儒馆。
行看富贵逼,炙手借余暖。
应念苦思归,登楼赋王粲。
寒鸡知道天快亮了,饥饿的鹤知道夜半时分。
就像老病的人,遇到节日总是感慨不已。
光阴如同敲打石头一样,转瞬即逝,无法把玩。
亲友就像捏沙子一样,放手后又会分散。
孤身一人我常自嘲,寂寞的时光谁愿意陪伴?
元达被称作神君,晋循吏乔智明。
他们的高论如同月旦之评,纪明本是贤明的将领。
段释是有名的将家,闲事堆在案头无人理会。
欣然相对,但夜晚的灯光却显得混乱。
心里空虚惭愧,酒水太少只能洗手。
雍容大方可以戴帽,不必责怪安石的缓慢。
虽然没有美丽的女子,但清唱仍然可以弄响珠链。
幸好有纵横之舌,谈论剑术却显得懒惰。
二位豪杰沉于下位,暗火埋在湿炭里。
岂能比得上草玄之人,默默地在书馆中老去。
观察富贵的逼迫,炙手可热的温暖借来。
应该念及艰辛思归,登楼赋诗给王粲。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以豪放的个性和多才多艺著称,在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尤其是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晚年,经过多次仕途起伏,经历了许多人生的波折,心中感慨颇多。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友情脆弱和人生孤独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二公再和亦再答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长诗,诗中展现了苏轼对人生、友情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以寒鸡与饥鹤的形象描绘了时光的流逝,表现出老年人对节日的感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接下来的几句将时间比作敲石,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珍贵,而亲友的关系却如捏沙一般,容易散去,这种对友谊脆弱的感叹让人倍感惆怅。苏轼在孤独中自嘲,表达了他对陪伴的渴求和对寂寞的无奈。
后半部分提到的元达和晋循吏,展现了当时士人的风采与高论,暗示了苏轼对同道中人的思念。诗中多处运用比喻和对比,丰富了诗的内涵和情感层次。
最后,落笔提到的富贵和艰辛,反映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洞察,既有对世事的感慨,也有对自我的思考。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苏轼的才华与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友情脆弱和人生孤独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苏轼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和命运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鸡”象征什么?
A. 新的一天
B. 友谊
C. 孤独
“光阴等敲石”中“光阴”指的是什么?
A. 友情
B. 时间
C. 生活
诗中提到的“羁孤”代表什么?
A. 孤独的人
B. 朋友
C. 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