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6:41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作者:苏轼
倦客愁闻归路遥,
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
不觉青林没晚潮。
余生欲老海南村,
帝遣巫阳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没处,
青山一发是中原。
全诗翻译:
第一首:
疲惫的旅人愁苦地听到归路的遥远,
抬眼望向那飞阁,俯瞰长长的桥。
贪恋那白鹭在秋水中横飞,
不知不觉中青林已经被晚潮淹没。
第二首:
我希望余生能在海南的村庄里度过,
天帝派遣巫阳来召唤我的灵魂。
遥远的天际中,鹘鸟已经没入云层,
青山一片,仿佛又回到了中原大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作品涵盖诗、词、文、赋等多个领域。苏轼的作品深受后世推崇,尤其在诗词和散文方面造诣颇深。
创作背景: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创作于苏轼被贬至海南的时期。此时的他面临政治上的挫折,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表达了他对归路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描绘。第一首中,苏轼通过“倦客愁闻归路遥”展现了旅行者的孤独与忧愁,设定出一种沉重的情绪基调。眼前的美景——飞阁与长桥,虽然美丽,却也令人感受到归乡的无奈与遥远。接着,“贪看白鹭横秋浦”,在这幅画面中,自然的优雅与人心的惆怅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第二首则更为深入地探讨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思考。希望在海南村庄安度余生,反映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帝遣巫阳招我魂”,诗人表达出对生命的哲思与对故土的牵挂。最后一句“青山一发是中原”,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命归属的追求融合在一起,情感深邃而丰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归路的渴望展开。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情感深沉而细腻,给人以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倦客”指的是什么?
“贪看白鹭横秋浦”中,白鹭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巫阳”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苏轼的《澄迈驿通潮阁二首》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苏轼的诗表现出更复杂的情感,比如对人生的哲思和对归属感的追求,而李白则更为直接、抒情,强调了思乡的情感。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于《澄迈驿通潮阁二首》的全面解析和学习材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