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5:3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5:31:53
十年不出户,世事皆划锄。
时无车马游,焚香坐读书。
有堂曰粹隐,惟见安且舒。
心远迹非远,岁月速轮舆。
寓目暂为实,过者即为虚。
譬若开是室,终日於此居。
欲问昨日事,已觉今日疏。
明朝却视今,复与前何如。
聊悟此中乐,犹观濠上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十年不出门,世事如同锄头般被耕耘,外面的车马喧嚣已不再,反而在室内焚香读书。这里有一座名为“粹隐”的堂,给人安宁舒适之感。内心虽远离尘世,但时间的流逝却是飞快。眼前的事物暂时真实,而过去的则变得虚幻。就好像把房间打开,整日都待在这里。若问昨日的事情,如今已觉得模糊。明天再看今天,依旧与之前无异。我在这里领悟到其中的乐趣,犹如在濠水边看鱼游。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缙云,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古诗和律诗。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人物之一,在诗作中强调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追求清新脱俗的意境。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隐居生涯,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选择避世求静,表现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俨上人粹隐堂》是一首体现诗人隐逸生活理想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长时间隐居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对外界喧嚣的疏离与内心平静的追求。开篇的“十年不出户”即奠定了诗的基调,反映出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接下来的“世事皆划锄”则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世俗事务的超然,仿佛那些琐事都被抛在了身后。
“焚香坐读书”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安逸与充实,体现出一种静谧的书卷气。此后,诗人通过“心远迹非远”的哲理,传达了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外部环境的隔绝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内外对比,使得诗人隐居生活的意蕴愈加深厚。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思考时间的流逝与对过去的回忆,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欲问昨日事,已觉今日疏”道出时间的无情与记忆的模糊,然而“聊悟此中乐,犹观濠上鱼”则表明了他在这种生活中所领悟的乐趣与自在。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凝聚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诗风与思想境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世俗纷扰的淡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诗人展现出对生活本质的领悟,反映出一种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俨上人粹隐堂》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粹隐”意指什么?
A. 清净的生活
B. 复杂的事务
C. 热闹的场景
D. 纷争的世界
诗中“欲问昨日事,已觉今日疏”的意思是什么?
A. 昨天的事情很清晰
B. 对于过去的事情已经模糊
C. 昨天的事情很重要
D. 今天的事情更重要
可以将梅尧臣的《俨上人粹隐堂》与陶渊明的《饮酒》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隐居生活的乐趣,但陶渊明更强调自然的和谐与内心的自由,而梅尧臣则更多地反思时间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