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9:27
颍川倒湾流,栏船曲转钩。
吏迎如太守,民望亚诸侯。
芳圃深通野,寒湖半抱州。
前贤多旧迹,佳咏听君留。
颍川的水流曲折蜿蜒,船只在河道中转弯钩行。
官吏接待你就像接待太守一样,百姓对你寄予了比对诸侯更高的期望。
芳香的园圃深深连接着野外,寒冷的湖泊半拥抱着这座州城。
前辈们留有许多旧迹,优美的诗篇请你听后留存。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清白,宋代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与苏轼、黄庭坚并称“宋诗三大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梅尧臣送别勾谌太丞(其职务为通判,管理地方)赴颍州的诗作。颍州是一个重要的地方,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勾谌的祝福和对其任职的美好期许。
梅尧臣的《送勾谌太丞通判颍州》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颍川的美丽河流与自然景观,同时也传达了对勾谌的深切祝福。诗的前两句以“颍川倒湾流,栏船曲转钩”展现了水流的蜿蜒与船只的灵动,仿佛在描绘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显示出诗人对家乡风景的热爱与依恋。接下来的“吏迎如太守,民望亚诸侯”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勾谌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与期待,表现出人们对新官的期望和信任,蕴含着对美好治理的渴望。
后两句“芳圃深通野,寒湖半抱州”进一步描绘了颍州的自然风光,既有花园的芬芳,又有湖泊的静谧,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及生活的热情。最后一句“前贤多旧迹,佳咏听君留”则传达了对勾谌的期望,希望他能继承前人的事业,留下美好的诗篇,体现出对文化的尊重与继承。
整首诗在情感上真挚而深邃,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令人感受到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例如“吏迎如太守,民望亚诸侯”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勾谌的地位和人们的期待。意象的丰富性使得诗歌充满生机与灵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对勾谌的祝福与期望展开,表现出诗人对故乡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理想官员的期待,传达出一种人文关怀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吏迎如太守”是指什么?
A. 吏对百姓的态度
B. 吏对勾谌的尊重
C. 吏对治理的期待
答案: B
“寒湖半抱州”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湖泊的广阔
B. 湖泊与州城的关系
C. 湖泊的寒冷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前贤”指的是?
A. 当代的名人
B. 历史上的贤者
C. 诗中的人物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份内容为您提供了对梅尧臣《送勾谌太丞通判颍州》的全面解析与理解,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