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6:0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6:02:01
夜半金乌海上翔,行来夹日酷于霜。庭前几个芭蕉叶,未到秋分一半黄。
在夜深的时候,金色的太阳从海面上升起,飞行过来时的光芒比霜冷得还要刺骨。庭前的几片芭蕉叶,还未到秋分就已经开始发黄了一半。
“金乌”出自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十个太阳,称为“金乌”,后被后羿射下,留下一个。此处表现出太阳的冷峻和孤高。同时,芭蕉叶的变化也代表了时节的变迁。
成廷圭,元代诗人,生于南宋末年,精于诗文,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世变迁的深刻思考。
此诗作于秋季,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反映了个人在面对自然变化时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以“夜半金乌海上翔”开篇,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神秘的氛围。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想象着太阳的升起,金乌从海面升起的意象,象征着新的希望与生机。然而,紧随其后的“行来夹日酷于霜”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冷冽的刺骨感,似乎在暗示着即将来临的寒冷秋季。诗人将温暖的阳光与秋季的萧瑟对比,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
接下来的“庭前几个芭蕉叶”则将视线转向身边的自然,芭蕉叶在季节交替时的变化,既是时间流逝的标志,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在“未到秋分一半黄”的句子中,诗人用简单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表现出一种对过去温暖时光的怀念和对即将到来的寒冷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秋季的萧瑟与人心的孤寂,既有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季节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在自然变迁中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索。
“金乌”在诗中指代什么?
A. 月亮
B. 星星
C. 太阳
D. 风
诗中提到的“芭蕉叶”象征什么?
A. 冷酷的秋天
B. 温暖的夏天
C. 寒冬的到来
D. 春天的生机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对比
C. 比喻
D. 排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但侧重于山水的宁静与人心的平和;而成廷圭的《和饶介之秋怀诗韵 其三》则更加强调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有着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