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梅赠刘伯埙南行 其二》

时间: 2025-04-25 10:03:06

诗句

城瞰昆明池水滨,碧鸡山色日相亲。

也知不忘乡关意,时对梅花想故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03:06

原文展示

题梅赠刘伯埙南行 其二
作者: 杨士奇〔明代〕

城瞰昆明池水滨,
碧鸡山色日相亲。
也知不忘乡关意,
时对梅花想故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昆明池的美丽景色,碧鸡山的色彩在阳光下显得格外亲切。诗人深知在外游历时常会想念故乡的情感,时常在欣赏梅花时想起了老朋友。


注释

逐句解释:

  1. 城瞰:城上俯瞰。
  2. 昆明池:古代著名的池塘,位于今云南昆明。
  3. 水滨:水边,指池塘的边缘。
  4. 碧鸡山:一座青翠的山,因其形状像鸡而得名。
  5. 日相亲:阳光照耀下,山色显得更加亲切美丽。
  6. 乡关意: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7. 梅花:指梅花,象征高洁、坚韧,常被用来寄托思念。

典故解析:

  • 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用于表达志向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士奇(1468-1539),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内阁首辅。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送别友人刘伯埙南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昆明池和碧鸡山的美景,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乡情和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城瞰昆明池水滨”,通过“城”的高度描绘了昆明池的全貌,给人一种开阔而清新的感觉;接着“碧鸡山色日相亲”,将自然景色与阳光结合,表现了山色的生动与温暖。诗人在欣赏美景时,不禁想起远方的故友,情感自然流露,显示出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心生向往,也让人感受到友谊与乡情的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瞰昆明池水滨:站在城上,俯瞰昆明池的水边,展现出开阔的视野。
  2. 碧鸡山色日相亲:在阳光下,碧鸡山的青翠色彩与日光相映成趣,显得生动而亲切。
  3. 也知不忘乡关意:诗人明白在外游历时,心中常有对故乡的思念。
  4. 时对梅花想故人:在欣赏梅花时,诗人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朋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阳光与山色的关系比作亲密的朋友,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对仗:如“水滨”与“日相亲”,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体现了离别时的感伤和对美好情感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
  • 昆明池:代表着美好和宁静的故乡,承载了作者的思乡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碧鸡山”是指什么? A. 一座青翠的山
    B. 一条河流
    C. 一片森林
    答案:A

  2.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A. 梅花
    B. 昆明池
    C. 碧鸡山
    答案:A

  3. 诗中“日相亲”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冷漠
    B. 温暖和亲切
    C. 痛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 杨士奇的表达更注重自然与情感的结合,而王维的《送别》则更加直接抒发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杨士奇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尉迟杯 去年灯期两填此调,今年灯事寥落,燕九日酒罢,魫窗寂坐,药娥未来,用晁无咎平韵体以写岑况。 尉迟杯 金陵怀古 尉迟杯 尉迟杯 秋夜无寐,用晁补之琴趣外篇体 探芳信 题吴江陶莘农茂才《耘经既耕还读图》 探芳信 晓行邓尉山中看梅 探芳信 丙辰人日葺薆园怀工部草堂 探芳信 其二 探芳信 其一 茶憩敷水驿,香山诗所谓"上得篮辇未能去。春风敷水店门前"者也 探芳信 暮秋月夜,时方因病止酒,用王碧山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落井下石 鹿字旁的字 额数 长身玉立 小亲亲 魌魋 阜字旁的字 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麦耞 以守为攻 潜移默运 轻裘肥马 鼠入牛角 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