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2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24:06
今夜今年聚,谁知骨肉稀。
汝犹悲燎粥,子岂那于飞。
对火霜威入,侵杯月色微。
斗斜灯更续,不是醉无归。
今夜我们聚在一起,谁能想到亲人却如此稀少。
你还在为那点清粥而悲伤,我又怎能对这些不以为意呢?
对着火焰,寒霜的威力侵入,映照在杯中,月光显得微弱。
斗柄斜指,灯下继续饮酒,这并不是醉酒后无归的状态。
李梦阳(约1580年-约1640年),明代著名诗人,字梦阳,号澄江,江苏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流畅,常以抒情见长,作品中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此诗创作于丙子年(即1646年),正值明末动荡时期,诗人内心充满对亲情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无奈。在这团圆的时刻,诗人感到亲人稀少,思乡之情愈发浓厚。
《丙子生日答内弟玑》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和孤独感的诗作。诗的开头,诗人用“今夜今年聚”引入,尽管是团圆之夜,但“骨肉稀”却暗示着亲人之间的疏离与缺失。接着,诗人提到内弟悲伤于“燎粥”,表现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对火霜威入”,火焰与寒霜的对比,象征着人们在温暖与寒冷之间的挣扎,暗示着生活的艰辛和无情。
而“斗斜灯更续”则描绘出一种孤独的饮酒场景,似乎在继续寻找那份温暖与归属感。最后一句“不是醉无归”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自嘲,虽然醉了,但不想或者无法回归那温暖的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反思,情感真挚而深刻,让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对团圆与孤独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思念、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细腻真挚,令人动容。
诗中“骨肉稀”是什么意思?
A. 亲人多
B. 亲人少
C. 家庭团圆
D. 生活富裕
诗中提到“汝犹悲燎粥”,这句中“燎粥”的意思是?
A. 热汤
B. 粥的温暖
C. 悲伤的象征
D. 家庭的温暖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亲情的渴望与思念
B. 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
C. 对酒的喜爱
D. 以上皆是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李梦阳的《丙子生日答内弟玑》都是通过对团圆的渴望和思念表达对亲情的关注。王维的诗更为直接,抒情较强,而李梦阳则通过对比与反思,带有更多的哲理性与思考性。两首诗在表达情感时,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