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閒十咏》

时间: 2025-05-01 04:06:54

诗句

新竹修修绿过墙,读书门外亦阴凉。

道人清福不肯受,却入西山看夕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6:54

原文展示:

新竹修修绿过墙,
读书门外亦阴凉。
道人清福不肯受,
却入西山看夕阳。

白话文翻译:

新长出的竹子翠绿地修整过墙,书房外面也显得阴凉。那位道士不愿意享受清福,却偏偏走进西山去观看夕阳。

注释:

  • 新竹:指新生的竹子,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修修:形容竹子长得修长、挺拔。
  • 阴凉:指环境的凉爽,适宜读书的氛围。
  • 道人:修道之人,通常指隐士。
  • 清福:清静的生活和幸福的状态。
  • 夕阳:指日落时的太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感悟。

典故解析:

  • 西山:常被视为隐士修行的理想场所,代表远离尘世的宁静。
  • 夕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夕阳常常象征着人生的晚年和归宿,寓意着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仇远,字仲明,号孤云,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山水田园的诗作。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仇远在隐居生活中的感悟,表达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歌鉴赏:

《闲十咏》中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开头两句“新竹修修绿过墙,读书门外亦阴凉”,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一幅绿意盎然的画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青青的竹子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接着“道人清福不肯受”,诗人引入道人形象,暗示自身对世俗荣华的淡泊与超然。最后一句“却入西山看夕阳”,表达了诗人对西山夕阳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通过竹子与夕阳的对比,诗人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选择的深思。诗中隐含的对道家思想的追求,表现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自我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竹修修绿过墙:描绘新长竹子茂盛的景象,墙外的竹子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读书门外亦阴凉:暗示读书的环境清幽宜人,使人心情愉悦。
  • 道人清福不肯受:道人象征隐士,表达对世俗生活的拒绝。
  • 却入西山看夕阳: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与读书环境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竹子似乎在与环境互动,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前后呼应,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清静生活和自然美的向往,展现了隐士生活的理想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象征生机与清雅。
  • 阴凉:体现自然环境的宜人与宁静。
  • 道人:代表追求精神自由与道德修养的人物。
  • 夕阳:象征人生的感悟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竹”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活力
    • B. 财富的象征
    • C. 失败的经历
  2. 诗中的“道人”指的是哪种人?

    • A. 商人
    • B. 隐士
    • C. 文人
  3. 诗中表现出对什么的向往?

    • A. 世俗的繁华
    • B. 清静的生活
    • C. 追求名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与隐居生活的诗。
  • 陶渊明的《饮酒》:表达隐士生活的恬淡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比较《闲十咏》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反映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但风格略有不同,王维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而仇远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仇远诗文研究》

相关查询

东涧为余序后稿余以国帖唐碑古壶润笔反成□ 即事十绝 次韵竹溪题达卿后坡 鼓山用馀干赵相韵 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 和季弟韵二十首 再和十首 和乡守朱监丞劝驾一首 挽方孚若寺丞二首 沁园春·莫信人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丿字旁的字 兰烟 锥刀之末 长恶靡悛 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分秒必争 订证 事过境迁 阴魅 瓜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女曲 耒字旁的字 古木参天 言从计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