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5:35
赠华学士视篆南院
作者: 严嵩
北门学士金莲贵,
南国佳人玉树清。
艺苑文章悬藻鉴,
仙都楼阁住蓬瀛。
钩帘钟阜窗中近,
对酒澄江鸟外明。
问讯玉亭修竹里,
向来虚薄愧题名。
北门的学士贵如金莲,
南国的佳人如玉树般清雅。
文笔在艺苑中如悬挂的藻鉴,
仙境中的楼阁坐落在蓬瀛之地。
拉起窗帘,钟阜山近在眼前,
对着酒杯,澄江外的鸟儿清晰可见。
在玉亭的修竹间问候,
一直以来因虚薄而愧对自己的名声。
此诗中提到的“蓬瀛”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常用来象征理想的境界。诗中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名望的反思。
作者介绍:严嵩(1480年-1559年),字惟中,号惟庵,明代政治家、诗人。他以擅长诗词和书法而闻名,同时也是一位权臣。他的诗风具有明显的细腻和豪放。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反映出当时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名望与道德自省的复杂心情。
《赠华学士视篆南院》是一首充满韵味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开篇通过对北门学士和南国佳人的描写,突出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美。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文艺的园地,通过“艺苑文章悬藻鉴”的比喻,表现出对文才的推崇与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展现了对窗外景象的细致观察,“钩帘钟阜窗中近,对酒澄江鸟外明”,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诗中不仅有对景的描绘,也有对情的寄托,通过对“玉亭修竹”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或理想境界的问候,体现出一种文人特有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在意象上清新脱俗,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诗的结尾自谦之辞道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自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南国佳人玉树清”中的“玉树”指代什么?
“艺苑文章悬藻鉴”中“藻鉴”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蓬瀛”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