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宿洞灵观》

时间: 2025-07-29 13:14:49

诗句

孤烟灵洞远,积雪满山寒。

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坛。

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

明日开金箓,焚香更沐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3:14:49

原文展示:

孤烟灵洞远,积雪满山寒。
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坛。
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
明日开金箓,焚香更沐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遥远的灵洞,孤烟袅袅,四周被积雪覆盖,山寒气逼人。高高的殿宇被松柏环绕,古老的坛子上长满了莓苔。客人来到这里,夜晚十分悠长,仙人已经渐渐消失在白云之中。明天将要开启金箓,焚香仪式将继续在兰香的氤氲中进行。

注释:

  • 孤烟:孤独的烟雾,形容环境的冷清和遥远。
  • 灵洞:指神秘而幽静的洞穴,常用以象征隐逸或神仙之境。
  • 积雪:堆积的雪,描绘寒冷的景象。
  • 松柏:常用来象征坚韧和长青,寓意长寿和不屈。
  • 莓苔:生长在古坛上的苔藓,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 金箓:道教典籍,象征着神圣的仪式。
  • 焚香:指祭祀或静修时焚烧香料,以求心灵的安宁。

典故解析:

  • 道教文化:整首诗体现了道教的隐逸思想和对于自然的敬畏,诗中的“灵洞”、“金箓”暗示了道教的修行与祭祀文化。
  • 风景描绘: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唐代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归属的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皇甫冉,生于唐代,著名诗人,作品多涉及自然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隐居时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思想的追求,表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宿洞灵观》是一首典雅的山水诗,诗中通过描绘孤烟、积雪、松柏等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然的崇敬。从“孤烟灵洞远”开篇,便引入了一个神秘而清幽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积雪满山,营造出一种寒冷而清高的意境,松柏凌高殿,象征着坚韧与不屈,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一句,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随着夜的深入,孤独感愈加明显,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与释然。最后几句“明日开金箓,焚香更沐兰”则转向未来,寄托了诗人对于修行与精神世界的向往,焚香的动作不仅是对神灵的敬仰,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升华。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的崇敬,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孤烟灵洞远: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灵洞,孤烟袅袅,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2. 积雪满山寒:积雪覆盖的山峦,表现出寒冷的环境,增强了孤寂感。
    3. 松柏凌高殿:松柏环绕的高殿,象征着坚韧与长青,体现出一种高洁的境界。
    4. 苔封古坛:莓苔覆盖古坛,暗示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
    5. 客来清夜久:客人在此夜晚停留,时间的延续显得漫长而清幽。
    6. 仙去白云残:仙人已经渐渐离去,白云残留,表现出对逝去的感慨。
    7. 明日开金箓:预示着明天的仪式,将要开启神圣的金箓。
    8. 焚香更沐兰:焚香的过程寓意对于清香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烟”比喻孤独的状态。
    • 对仗:如“积雪满山寒”与“松柏凌高殿”形成了对仗。
    • 拟人:如“仙去白云残”,赋予白云以生命。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道教文化的崇敬,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孤烟:象征孤独与清冷,体现出诗人的隐逸情怀。
  • 积雪:象征寒冷与静谧,增添了诗的冷峻感。
  • 松柏:象征坚韧与长青,寓意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 莓苔:象征历史的沉淀与岁月的流逝。
  • 金箓:象征神圣的仪式,代表修行与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孤烟”是用来象征什么?

    • A. 寂寞
    • B. 欢乐
    • C. 忧愁
    • D. 富贵
  2. “明日开金箓”中的“金箓”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香料
    • B. 道教的典籍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食物
  3. 诗中提到的“莓苔”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生命
    • C. 历史的沉淀
    • D. 财富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山居秋暝》
  2. 李白《夜泊牛津》
  3.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了山水之美,但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
  • 李白的《夜泊牛津》则通过描写夜晚的孤独,表达了对自由与人生的思考,与《宿洞灵观》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道教文化与唐诗》

相关查询

神通夜宿玉虚宫小轩正对步虚峰道士云天宝三 送张仲良二首 陪曾吉甫游中山 水龙吟·雨馀叠巘浮空 凌歊台 次韵赵公直题米元晖画轴 晖仲惠梅花数枝 其四 逢人 雪中以独钓寒江雪分韵得独字 南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稿源 鹿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焦瘦 强宠 十行俱下 临危效命 玄字旁的字 安享 樽前月下 干柴烈火 才艺卓绝 乚字旁的字 闷葫芦罐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