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壶中天/念奴娇·寄远集石帚句》

时间: 2025-04-26 09:59:43

诗句

风帘自卷,浸愁漪、暮色偏怜高处。

书寄岭头封不到,只见乱山无数。

月落潮生,酒醒波远,残柳参差舞。

江皋隐隐,彩云飞过何许。

谁解唤起湘灵,粉香吹下,心事还将与。

古十六陂人未到,一点芳心休诉。

玉笛无声,罗衣初索,梦与秋相遇。

韦郎去也,明年定在槐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9:43

原文展示:

壶中天/念奴娇·寄远集石帚句
作者: 姚燮 〔清代〕

风帘自卷,浸愁漪暮色偏怜高处。
书寄岭头封不到,只见乱山无数。
月落潮生,酒醒波远,残柳参差舞。
江皋隐隐,彩云飞过何许。
谁解唤起湘灵,粉香吹下,心事还将与。
古十六陂人未到,一点芳心休诉。
玉笛无声,罗衣初索,梦与秋相遇。
韦郎去也,明年定在槐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忧愁的黄昏,窗帘轻卷,愁绪浸润着暮色,更显得高处的身影孤独。寄出书信却无法送达岭头,只能看到无数的乱山。月落潮起,酒醒后波远,残存的柳条摇曳舞动。江边隐隐约约,彩云飞过不知通向何处。谁能唤醒湘灵的思念,芬芳扑鼻而来,心事又将如何诉说?古老的十六陂还无人到访,一颗芳心无处倾诉。玉笛无声,罗衣初解,梦境与秋天相遇。韦郎已经离去,明年定将在槐府相见。

注释:

  • 浸愁漪:浸透了愁绪的波纹。
  • 封不到:无法寄送到达。
  • 湘灵:指的是湘江的灵魂,常用来象征思念之情。
  • 十六陂:古代水利工程,指的是水田或水渠,带有故乡的意味。
  • 韦郎:指的是作者所思念的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姚燮,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诗人思乡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期待,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心中的愁绪和对远方的思念。词的开头通过“风帘自卷,浸愁漪”展现出一种恬静而又忧伤的氛围,窗帘轻轻卷起,似乎掩盖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接着,诗人通过“书寄岭头封不到”来表现无法联系到心中所念之人的无奈,反映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词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月落潮生”、“残柳参差舞”等,既带有画面感,又渗透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最后一段“韦郎去也,明年定在槐府”更是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给人以一丝温暖的希望。全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达了对故乡、友人和自然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风帘自卷,浸愁漪暮色偏怜高处。”:描绘了窗帘轻卷的情境,愁绪如波纹般浸润着黄昏的暮色,透出一股孤独感。
    2. “书寄岭头封不到,只见乱山无数。”:表达寄信的无奈,寄信的目的地在远方,只能看到无尽的山峦。
    3. “月落潮生,酒醒波远,残柳参差舞。”: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月亮落下,潮水上涨,酒醒后看到远处的波浪,残柳在微风中摇曳。
    4. “江皋隐隐,彩云飞过何许。”:江边隐约可见,彩云在空中飘过,不知去向何处。
    5. “谁解唤起湘灵,粉香吹下,心事还将与。”:问谁能唤醒湘灵,伴随着芬芳的香气,内心的情感也会随之而来。
    6. “古十六陂人未到,一点芳心休诉。”:古老的十六陂无人到访,心中思念无处倾诉。
    7. “玉笛无声,罗衣初索,梦与秋相遇。”:玉笛无声,罗衣初解,梦中与秋天相遇,渗透出对过往的怀念。
    8. “韦郎去也,明年定在槐府。”:韦郎已经离去,期待明年在槐府相聚,带有一丝希望。
  • 修辞手法

    1. 比喻:“浸愁漪”比喻心中的愁绪如波浪般浸润。
    2. 拟人:“风帘自卷”赋予窗帘生命。
    3. 对仗:“月落潮生,酒醒波远”形成对称的格式。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表达了思乡、思友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希望的交织。

意象分析:

  • 风帘:象征内心的情感,与环境的状态相互映衬。
  • 湘灵:代表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 十六陂:象征故乡情怀。
  • 玉笛:表示音乐与情感的结合,传达内心的孤寂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灵”象征什么? A. 友人
    B. 思念
    C. 自然

  2. “书寄岭头封不到”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愤怒

  3. 诗中“韦郎去也,明年定在槐府”暗示了什么? A. 伤心
    B. 期待
    C.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表达了对历史和故人的思念,但其情感更为豪放,风格也更加奔放。而姚燮的这首词则更显细腻与柔情,通过自然景物展现内心的愁绪与期待。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与解析》
  • 《姚燮评传》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叶教授和溽字韵诗,复次韵为戏,记龙井之游 送段屯田分得于字 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 臣病弥月闻垂云花开顺阇黎以诗见招次韵答之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息壤诗 范增论 减字木兰花 将官雷胜得过字代作 次韵章传道喜雨(祷常山而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愤时嫉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知恩报德 髟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耒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以风风人 神农社 天上人间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并州剪 拾零打短 兼珍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疋字旁的字 元朔 中外合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