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6:28
《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
闻君谈西戎,废食忘早晚。
王师本不陈,贼垒何足刬。
守边在得士,此语要而简。
知君论将口,似予识画眼。
笑指尘壁间,此是老牛戬。
平生师卫玠,非意尝理遣。
愬君定何人,未用市朝显。
置之勿复道,世俗固多舛。
归去亦何须,单车度殽渑。
如虫得羽化,已脱安用茧。
家书空万轴,凉暴困舒卷。
念当扫长物,闭息默自煖。
此画聊付君,幽处得小展。
新诗勿纵笔,群吠惊邑犬。
时来未可知,妙斲待轮扁。
听说你谈论西边的战争,连饭都顾不上吃,早晚都忘记了。
我们的王师本来不需要出征,敌人的营垒又有什么值得去攻打的呢?
守边的关键在于能够得士,这句话简单而重要。
我知道你对将领的讨论,似乎我也懂得如何画画。
笑着指着墙上的尘土,那就是我老牛戬。
我一生的老师是卫玠,并不是想要理会派遣的事情。
告诉我究竟是谁在负责,未必需要在市场上显露。
别再谈这些了,世俗本就有很多曲解。
回去又何必,单车过渡渑水。
就像虫子得了翅膀,已经脱去茧衣,何必再用呢?
家书寄了万封,凉风吹来,困惑得我卷舒不定。
想到要清扫长物,闭息默默地自我温暖。
这幅画就交给你,在幽静的地方小心展现。
新诗不必随意挥笔,免得群犬惊吠。
时机尚不可知,妙刀待人来雕刻。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及政治家。他的诗歌、散文、词曲均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词的创新与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的作品常体现出深刻的哲理与人文关怀,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是他与好友牛戬的书信往来中的一部分。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军事局势的思考,也流露出对朋友的关心与思念,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仍保持的乐观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方式,生动展现了作者对当时西戎局势的思考与对友人的关心。开篇即以“闻君谈西戎”引入,展示了对时局的关注,而后又转入对守边策略的探讨,显示出苏轼对军事的思考深度。诗中提及的“知君论将口”,不仅是对友人的赞同,也是对自身画技的自谦,表达了苏轼对朋友的信任和对自己艺术才能的淡然。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家书空万轴”表达了与世俗的隔绝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出一种哲理的思考。最后几句则将画作寄托给朋友,体现出他对艺术的看重与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苏轼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的清晰思维与幽默感,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时局的思考与对友人的关怀,表现了苏轼在面临困境时的豁达与乐观。诗中通过对军事、艺术、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个人的哲理感悟,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气质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诗中提到的“西戎”指的是?
诗中“如虫得羽化”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