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桃源忆故人》

时间: 2025-05-02 12:25:32

诗句

窗前忽洒潇潇雨。

对此暗添愁绪。

点点何曾少住。

况有芭蕉树。

子规啼断人何处。

芳草远迷归路。

帘卷落花无数。

又是春将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5:32

原文展示:

桃源忆故人
作者: 熊象慧 〔清代〕
窗前忽洒潇潇雨。对此暗添愁绪。点点何曾少住。况有芭蕉树。子规啼断人何处。芳草远迷归路。帘卷落花无数。又是春将暮。

白话文翻译:

窗前忽然下起了细细的雨,看到这情景,我的心中又添了几分愁绪。细雨点点,仿佛从未停息,尤其是那芭蕉树下的景象更让我感伤。子规鸟在啼叫,声声断人思绪,究竟身在何处呢?远处的芳草迷失了归路,帘子卷起,落花无数,又是一年春将结束。

注释:

  • 潇潇:形容雨声细小而连绵。
  • 愁绪:忧愁的情绪。
  • 点点:一滴滴的雨水。
  • 子规:即杜鹃,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 芳草:指春天的青草,象征生机与希望。
  • 帘卷:指卷起窗帘,寓意心情的变化。

典故解析:

  • 桃源: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一个理想的、与世无争的地方。
  • 子规啼:子规的啼鸣常常与思乡、离别之情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象慧,清代诗人,生平鲜有记载,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和故乡的眷恋。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思乡或离别时,反映了对故人和故土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桃源忆故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时节的情景,情感真挚而浓厚。诗的开头“窗前忽洒潇潇雨”,引入了一个生动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春雨的温柔与凄凉。随之而来的“对此暗添愁绪”,表明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整首诗在细雨、落花和远草的意象中,交织着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子规啼断人何处”,不仅体现了杜鹃的哀鸣,更加深了离情的氛围,令人联想到游子心中对故乡的无尽思念。通过“芳草远迷归路”,诗人描绘了一种迷失的状态,反映了对归属感的渴望和对故人的思念。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事的思考,同时也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惆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窗前忽洒潇潇雨”:窗外细雨纷纷下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对此暗添愁绪”:看到雨,诗人心中不由自主地增添了愁苦。
    • “点点何曾少住”:细雨点点,仿佛从未停止过。
    • “况有芭蕉树”:芭蕉树的意象增添了异乡的情感。
    • “子规啼断人何处”:杜鹃的哀鸣使人更加思念故乡。
    • “芳草远迷归路”:远处的草地让人迷失归路,象征着思乡的无助。
    • “帘卷落花无数”:窗帘卷起,落花纷飞,象征着岁月流逝。
    • “又是春将暮”:春天即将结束,暗示了时光的无情。
  • 修辞手法:

    • 拟人:“子规啼断人何处”,将杜鹃的叫声与人的情感连接起来。
    • 对仗:诗句之间存在着平衡与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了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意象分析:

  • 潇潇雨:象征忧伤与思念。
  • 芭蕉树:代表异乡的情愫。
  • 子规:象征离别与思乡。
  • 芳草: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归属感。
  • 落花: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潇潇雨”主要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A. 无忧无虑
    B. 愁苦
    C. 快乐

  2. “子规啼断人何处”中的“子规”指的是什么鸟? A. 乌鸦
    B. 杜鹃
    C. 黄鹂

  3. 本诗的主题是?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故人的思念
    C.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孤独与思乡,展现了李白在月下独自饮酒的豪放与孤寂,与熊象慧的细腻愁思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陶渊明诗文研究》

相关查询

细雨 杂曲歌辞。西洲曲 题望苑驿(东有马嵬驿西有端正树一作相思树)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 寒食日作 菩萨蛮·竹风轻动庭除冷 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 清平乐·洛阳愁绝 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鼎字旁的字 钳口吞舌 辰字旁的字 穷囚 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借古讽今 脂膘 鬼字旁的字 江湖艺人 侥竞 韦字旁的字 洇润 长目飞耳 内禁 迷迷糊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