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荷叶杯 其二 归思》

时间: 2025-05-06 03:00:24

诗句

忽听雁声凄警。

哀哽。

清泪滴罗帏。

小腰应减旧时围。

归么归。

归么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0:24

荷叶杯 其二 归思

原文展示:

忽听雁声凄警。哀哽。清泪滴罗帏。小腰应减旧时围。归么归。归么归。

白话文翻译:

忽然听到大雁悲哀的叫声,令人心中感到一阵凄凉,眼泪不由自主地滴落在轻薄的帷幕上。想起自己当年纤细的腰身,如今却已经变得不再苗条。想归来,真想归来,但归去又何妨?

注释:

  • 雁声:指的是大雁的叫声,通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
  • 罗帏:轻薄的帷幕,常用来形容女子的闺房。
  • 小腰:指的是女性的纤细身材,常用来比喻青春和美丽。
  • 归么归:反复的提问,表现出内心的纠结和思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徐釚,清代诗人,生于一个充满文人气息的家族,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抒情见长,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身处异乡,思念故乡的时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复杂情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开头的“雁声”引入了思乡的情绪,雁声的凄凉更增添了离愁,接着“清泪滴罗帏”则通过形象的细节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楚。诗中“旧时围”一词,既是对当年美好身材的怀念,也暗含着对青春逝去的惋惜,情感深邃而又真实。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比与反复的手法,突出了思乡情绪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尤其是“归么归”的反复,既表达了渴望回归的心情,也反映出归乡无望的悲哀。诗人在平凡的生活细节中,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忽听雁声凄警”:突然听到悲凉的雁叫,警醒了心中的愁苦。
    • “哀哽”:表达出说不出的哀伤与压抑的情感。
    • “清泪滴罗帏”:眼泪滑落,映衬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小腰应减旧时围”:对比过去与现在,感叹岁月的无情。
    • “归么归。归么归”:不断追问,表达深切的思归之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雁声比作思乡之情,生动形象。
    • 拟人:雁声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归么归”,增强了语句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了个体在离愁别绪中的无奈与思念,传递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意象分析:

  • 雁声:象征离别与思乡,常用于古代诗词中表达相思之情。
  • 清泪:象征着悲伤与无奈,流泪是情感的宣泄。
  • 罗帏:代表着闺房的柔美,同时也是孤独的象征。
  • 小腰:象征着青春与美丽的逝去,反映出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清泪滴罗帏”中的“罗帏”指的是什么?
      • A. 轻薄的帷幕
      • B. 繁华的城市
      • C. 美丽的花朵
    2. 诗中反复出现的“归么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工作的渴望
      • B. 思乡的情感
      • C. 对爱情的期待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念与离愁。
    • 李白的《静夜思》,以更加直白的方式表现了乡愁。
  • 诗词对比

    • 比较徐釚的《荷叶杯 其二 归思》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徐釚的感情更为细腻,杜甫则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精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徐釚传记》

相关查询

送元处士游天台 送浙东陆中丞 送罗先辈书记归后却还闽中留别 和处州韦使君新开南溪 孔尚书致仕因而有寄赠 送虚上人游天台 过孟浩然旧居 送祝秀才归衢州 将之上京留别淮南书记李侍御 送惠雅上人西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养结尾的成语 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神不主体 文字旁的字 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温热 纺绸 大旱望云霓 方字旁的字 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直捣黄龙 天机云锦 青字旁的字 乘间抵隙 没法奈何 委肉当饿虎之蹊 燋夭 片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