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荷叶杯•问病》

时间: 2025-05-02 13:13:17

诗句

花落木樨庭院。

重见。

骨细不胜衣。

支离憔悴总因伊。

知么知。

知么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3:17

原文展示:

荷叶杯•问病
花落木樨庭院。重见。骨细不胜衣。支离憔悴总因伊。知么知。知么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病痛中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思考。庭院里木樨花已凋落,重见的只是那纤细的身体,衣衫难以承受。憔悴不堪,所有的苦楚都是因为她。你知道吗?你知道吗?

注释:

字词注释

  • 木樨:即桂花,香气浓郁,常用于表现秋天的美好。
  • 骨细:形容身体消瘦,骨骼显露,表示病态。
  • 支离:形容精神或身体的状态,支离破碎,十分憔悴。
  • :指代作者心中所思念的对象,多指女性。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木樨”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同时也象征着思念与孤独。古人常用花香来寄托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孙遹,清代诗人,世称“彭子”,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真挚表达。

创作背景: 该诗写作于清代,正值作者经历个人情感困扰与身体健康问题的时期,诗中流露出深切的病痛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荷叶杯•问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病痛与爱情之间的挣扎。诗的开头“花落木樨庭院”,以花的凋零作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暗示着美好事物的逝去。通过对“骨细不胜衣”的描写,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作者的身体状况和内心的无奈。接下来的“支离憔悴总因伊”,则将情感的根源直指心中所爱之人,表现出因思念而造成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诗中反复的“知么知”更是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似乎在向读者、向那位爱人发出无奈的呼喊,表现出一种寻求理解和共鸣的渴望。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病痛的描述,更是对情感深邃而复杂的思考,展现了人在困境中对爱的执着与追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落木樨庭院:描绘了秋季的景象,花落凋零,暗示美好时光的流逝。
  • 重见:重见花的美好,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自己的病痛。
  • 骨细不胜衣:身体的虚弱让衣物显得过于宽松,形象地表达了消瘦的状态。
  • 支离憔悴总因伊:所有的憔悴和困扰都源自于对她的思念。
  • 知么知:反复的提问,传达出深深的无奈和对情感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凋零的花与自身的病痛相联系,表现出内外的双重失落。
  • 拟人:将花的凋落赋予情感,使其成为表达内心情感的载体。
  • 对仗:在结构上,表现出一种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病痛与思念的描绘,表现了人在情感与身体之间的矛盾与挣扎,突显了对爱的执着与渴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与青春,凋落则暗示失去。
  • 木樨:不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情感的寄托。
  • :象征着身体与精神的状态,衣服的宽松反映了身体的虚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骨细不胜衣”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 A. 身体消瘦
    • B. 衣服很漂亮
    • C. 花很美
    • D. 庭院很大
  2. “知么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 A. 询问天气
    • B. 表达无奈与渴求
    • C. 描述情景
    • D. 叙述故事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彭孙遹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但彭孙遹的作品更偏向于病痛与思念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失去爱情的哀伤。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乌夜啼和韵 乌夜啼 乌夜啼写寄 乌夜啼 乌夜啼·露华洗天天随水 乌夜啼 其二 乌夜啼 其一 乌夜啼 乌夜啼 乌夜啼(秋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夹肝 一花独放 悲观 首字旁的字 接轸 辞严义正 川字旁的字 乐而不荒 糸字旁的字 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尨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蛛的词语有哪些 白日绣衣 秃宝盖的字 疋字旁的字 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面然大士 包含获的成语 临时施宜 只影单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