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荷叶杯 其一 归思》

时间: 2025-05-07 06:48:38

诗句

小立黄昏庭院。

难见。

残月又如钩。

谁怜独自拥衾裯。

愁么愁。

愁么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8:38

原文展示

小立黄昏庭院。难见。残月又如钩。谁怜独自拥衾裯。愁么愁。愁么愁。

白话文翻译

在黄昏的庭院中我微微站立,周围的景象难以看清。残月如钩般悬挂在空中,谁会怜悯我这一位孤独的身影,独自一人抱着被子。愁苦啊愁苦,让我再次感到愁苦。

注释

  • 小立:微微站立,指在庭院中小心翼翼地站着。
  • 黄昏:指傍晚时分,光线渐暗。
  • 难见:难以看清。
  • 残月:月亮已经缺损,呈现出钩状。
  • 如钩:用来形容月亮的形状,像钩子一样。
  • :怜惜、同情。
  • 独自:独自一人。
  • 拥衾裯:抱着被子,裯是被子的意思。
  • 愁么愁:反复的叹息,表达心中的忧愁。

典故解析

“残月如钩”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用来象征孤独与思念。月亮是古人吟咏的热门主题,其缺损的形态常与离愁别恨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釚,清代诗人,生于清中期,擅长诗文,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昏时分,诗人独处庭院,感受到孤独和思乡之情,结合当时社会环境,常有离家在外的游子感伤。

诗歌鉴赏

《荷叶杯·归思》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诗的开头“黄昏庭院”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凉意的氛围,黄昏时分的庭院寂静无声,正是思绪纷飞之时。残月如钩的意象,不仅形象生动,也暗含了诗人孤独的心情。月亮的缺失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缺口,伴随着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谁怜独自拥衾裯”,在这里,诗人以自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他人关怀的渴望。虽然外界的景象模糊不清,但内心的愁苦却愈发清晰,反复的“愁么愁”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人在孤独时的无助与彷徨。整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读来令人心生共鸣,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孤寂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小立黄昏庭院”:诗人独自在黄昏时分的庭院里站立,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难见”:暗示光线昏暗,周围景物模糊,心情愈加沉重。
    • “残月又如钩”:残月的形象与诗人心境相呼应,象征着失落与孤独。
    • “谁怜独自拥衾裯”:自问自答,表现出对他人关心的渴求,内心的孤单。
    • “愁么愁”:情感的重复,强调愁苦的无尽。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钩,形象生动,传达了孤独。
    • 反复:通过“愁么愁”的重复,突出诗人的愁苦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孤独、思念与愁苦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脆弱与渴望温暖的心情。

意象分析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庭院:代表了一个封闭的空间,暗示孤独。
  • 残月:象征失去与思念,常与愁苦相结合。
  • 衾裯:被子象征着温暖与安宁,但在诗中却成了孤独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残月如钩”意指什么?
    A. 美丽的月亮
    B. 孤独与思念
    C. 明亮的星星
    答案:B

  2. “愁么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愁苦
    C. 兴奋
    答案:B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思乡与孤独
    C. 爱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徐釚的《荷叶杯·归思》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亮与孤独的主题,但徐釚更多表现出内心的愁苦,而李白则是借酒消愁,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题终南山隐者室 渚宫西城池上居 又寄彭泽昼公 宜阳道中作 夏日寓居寄友人 寄普明大师可准 送人游南 寄镜湖方干处士(一作寄方干处士鉴湖旧居) 读岘山碑 送谭三藏入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命归阴 蚊母 見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弄瓦 金字旁的字 盘阊 无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英姿飒爽 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茅开头的成语 烈开头的成语 修文演武 蹈锋饮血 入境问禁 装饰 贫协 包含楸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