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0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09:04
南浦(春水)
作者:王沂孙 〔宋代〕
柳下碧粼粼,认曲尘乍生,色嫩如染。
清溜满银塘,东风细参差谷纹初遍。
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
再来涨绿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
葡萄过雨新痕,正拍拍轻鸥,翩翩小燕。
帘影蘸楼阴,芳流去,应有泪珠千点。
沧浪一舸,断魂重唱苹花怨。
采香幽径鸳鸯睡,谁道湔裙人远。
这首诗描绘了春水时节南浦的景色:柳树下水波荡漾,细微的尘土仿佛刚刚被风吹起,颜色鲜嫩如染。清澈的流水满盈在银色的塘中,东风轻拂,稻田的纹理初现。告别了你在南浦的身影,翠绿的眉目映照着水面上的波痕。再来时,绿意满目,旧地已迷失,残红的花瓣几片添上其中。经过雨水洗礼的葡萄留下新痕,轻鸥在水面拍打,燕子翩翩飞舞。帘影映在楼阴中,芳香流去,应该有千点泪珠。沧浪中一只小船,重唱着花怨,令人断魂。幽静的小径上,鸳鸯在梦中沉睡,谁说那清洗裙子的人已远去?
作者介绍:王沂孙,宋代诗人,字梦白,号沂孙,晚号隐之,世称王隐之。他以词和诗著称,作品风格典雅清新,情感细腻,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事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春水时节,诗人可能因别离而生怅惘之情,借景抒怀,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感伤。
王沂孙的《南浦(春水)》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通过描绘春水时节的南浦景象,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感伤。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出春水的生机与柔情。首句“柳下碧粼粼”,便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接着通过“认曲尘乍生”描绘出春风轻拂的细腻感,仿佛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生动的气息。
在描写中,诗人用“清溜满银塘”展现了水面的清澈与丰盈,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而“东风细参差谷纹初遍”则通过春风的轻拂,将稻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别君南浦”一句,表达了离别的愁绪,翠眉照波痕的意象更是加深了这种情感的深度。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再来涨绿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的描写,表达了对旧地的怀念与对往事的无奈。葡萄、轻鸥、小燕的意象,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轻快,然而“帘影蘸楼阴,芳流去,应有泪珠千点”一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泪珠的意象渗透出一种隐秘的悲伤与无奈。最后,“沧浪一舸,断魂重唱苹花怨”更加突显了离别带来的哀愁。
这首诗不仅是对春水景色的描绘,更是对情感的深刻表达,体现了王沂孙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隐喻离别与思念,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情感细腻而深沉。
诗词测试:
诗中“柳下碧粼粼”指的是什么?
A. 柳树下的水面
B. 柳树的颜色
C. 柳树的种类
答案:A
“再来涨绿迷旧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迷茫与怀念
C. 忍耐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采香幽径鸳鸯睡”中的“鸳鸯”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自由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