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1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11:54
原文展示:
淮阴侯庙 归有光 〔明代〕 吾如淮阴祠,清槐荫朱户。 当时长乐宫,千载有馀怒。 五年战龙虎,结束在肉俎。 旁力赴功名,功成良自苦。
白话文翻译:
我仿佛来到了淮阴侯的祠庙,那里清幽的槐树荫蔽着朱红色的大门。 想当年长乐宫中的情景,至今仍让人感到深深的愤怒。 五年的征战如同与龙虎搏斗,最终一切都在祭坛上结束。 为了追求功名而竭尽全力,但功成名就之后,却感到无比的苦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6-1571),明代文学家,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他的文学作品以散文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这首诗通过对淮阴侯韩信的哀悼,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感慨和对功名追求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对历史英雄的评价和反思较为普遍。归有光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韩信悲剧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功名追求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淮阴侯韩信的哀悼,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感慨和对功名追求的反思。诗中,“清槐荫朱户”描绘了祠庙的幽静与庄严,而“千载有馀怒”则传达了韩信的冤屈至今仍让人感到愤怒。“五年战龙虎”和“结束在肉俎”形象地描绘了韩信的征战生涯和悲剧结局。最后两句“旁力赴功名,功成良自苦”则深刻地反映了功成名就之后的苦闷和反思,体现了作者对功名追求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淮阴侯韩信的哀悼,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感慨和对功名追求的反思。诗中通过对韩信悲剧命运的描绘,反映了功成名就之后的苦闷和反思,体现了作者对功名追求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清槐荫朱户”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祠庙的幽静与庄严 B. 战场的激烈 C. 宫殿的繁华 D. 田园的宁静
“千载有馀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伤 D. 平静
“五年战龙虎”比喻了什么? A. 韩信的征战生涯 B. 韩信的和平生活 C. 韩信的宫廷生活 D. 韩信的田园生活
“功成良自苦”反映了什么? A. 功成名就之后的喜悦 B. 功成名就之后的苦闷 C. 功成名就之后的平静 D. 功成名就之后的愤怒
答案:1. A 2. B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