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0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06:44
摸鱼儿 其二
作者: 王夫之 〔明代〕
瞰蒸湘曲影双清,流下洞庭秋远。
危崖突兀玉峰寒,界破苍流一线。
谁许见。只鲛宫金绳夜拥鱼龙怨。
画船歌扇。对笑水江花,窥楼晕月,惹尽流霞片。
行乐地,记取韶光迅转。
画阑彩笔题遍。云杳潇湘千顷碧,瞥眼武陵溪畔。
君莫羡。君不见渔阳挝断霓裳宴。
沧桑已变。想眉黛娇青,眼波凝绿,不是旧时面。
此诗描绘了湘江的美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诗人远眺蒸湘的曲影,洞庭湖的秋色悠远。高耸的崖壁与寒冷的玉峰交相辉映,苍茫江流在此时被一线天际分割。谁能见到那鲛宫的金绳,夜晚拥抱着鱼龙的哀怨呢?画船轻摇,歌声悠扬,与水江花相对,月色朦胧,流霞纷飞。乐趣的地方,须要记住光阴如箭,韶华瞬息即逝。题词的笔墨遍布画栏,云雾缭绕的潇湘一片青碧,偶尔瞥见武陵溪畔。你不要羡慕,难道你不知道渔阳鼓声已经打断了霓裳的宴席吗?沧桑已然改变,想那眉黛如青,眼波如绿,已不是昔日的容颜。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风洒脱而又深邃,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夫之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变化无常的感慨。
王夫之的《摸鱼儿 其二》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人文关怀的词作。全词通过描绘湘江和洞庭湖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世变迁的感慨。开篇以“瞰蒸湘曲影双清”引入,展现了湘江的清丽景色,流下的洞庭湖则给人一种秋日的遥远与孤寂感。接着,通过“危崖突兀玉峰寒”描绘出险峻的自然景观,突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词的中段,诗人以“谁许见”引出鲛宫的意象,展现出一种神秘的美感,同时暗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难以触及。画船、歌扇、江花等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然而,随着“君莫羡”的提及,诗人又将视线转向了时代的沧桑,表达了对青春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词在抒情中融入自然景色的描绘,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使人深思。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写法,体现了王夫之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传递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蒸湘”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南省
B. 广西省
C. 云南省
“君莫羡”一句中的“羡”是什么意思?
A. 赞美
B. 嫉妒
C. 羡慕
诗中提到的“鲛宫”象征着什么?
A. 美丽与神秘
B. 贫困与艰难
C. 繁华与喧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夫之的《摸鱼儿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主题上均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王夫之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