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6:41
作者:张矩 〔宋代〕
正桃花渐蜚红雨,依稀一半春色。
东风十里离亭恨,杨柳丝丝如织。
远又忆。向雪月梅边,陶写吟情逸。
清愁拍拍。算祗暮山知,栖鸦斜照,春树渺空碧。
文章贯,合整垂云健翼。
翔鸾底用栖棘。要寻玉洞烟霞胜,聊趁麟符蜚檄。
归骑急。看尘袂方清,有恩纶催入。
凫仙倦舄。相与问孤山,开樽抵掌,一舸画桥侧。
桃花逐渐被红色的雨水浸染,春天的颜色依稀可见。
东风十里,离亭的恨意愈发浓烈,杨柳丝丝如织,轻轻摇曳。
远方的思念又回荡,前去雪月梅边,抒写陶渊明的逸情。
清愁轻轻拍打,算是只有暮山知晓,斜阳下栖息的乌鸦,春树渺茫,空旷而碧绿。
文章的才华如同整齐的云朵展翅飞翔。
飞翔的鸾鸟为何要栖息在荆棘上呢?
要寻求那玉洞烟霞的胜景,聊以趁着麟符的文书。
归骑急促,望着尘袂飘扬,恰好有恩典的书信催促入场。
凫仙倦了舸,大家相约在孤山,举杯相碰,一只小船靠在画桥旁。
诗中提到的“陶写”指的是陶渊明,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社会的无奈,反映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孤山”则可能指代陶渊明所居住的桃花源,寓意回归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作者介绍:张矩,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描绘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象,深受文人推崇。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张矩送别朋友上元主簿回府之际,正值春天,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感慨与离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摸鱼儿 其二》是一首充满诗意的送别诗,张矩在这首诗中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惆怅。开篇通过“桃花渐蜚红雨”引入春天的气息,接着描绘“东风十里离亭恨”,将思念和离别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杨柳丝丝如织”勾勒出一幅春日的画面,增添了诗的柔美与生动。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回忆与自然的意象交织,描绘了自己的清愁与对友人的思念。特别是“算祗暮山知,栖鸦斜照”一句,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深化,给人以深刻的共鸣。最后的归骑急与共饮的场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尽管离别在即,但彼此的情谊将永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与愁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的热爱,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春日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丽、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珍贵,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风十里”是形容什么?
“栖鸦斜照”中的“栖鸦”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陶写”指代哪位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友情与自然的和谐美,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