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0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09:23
题翠蛟亭
褚伯秀 〔宋代〕
不逐风雷去,蜿蜒舞石屏。
源深有龙伴,流过错借丹。
坐觉云藏树,吟忘雪溅亭。
岩隈下斜日,归去了残经。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翠蛟亭景色的感悟与思考。诗人不随风雷而去,安静地在石屏前蜿蜒舞动。水源深处有龙伴随,溪水流淌中借着丹青的色彩。坐在亭中,感受到云隐匿于树间,吟咏时忘却了雪水溅落在亭上的情景。岩石的阴影下,斜阳照射,归去时只剩下残存的经文。
作者介绍:褚伯秀,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游览翠蛟亭时,借景抒情,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展现出一种闲适与思辨的境界。
《题翠蛟亭》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与抒发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翠蛟亭的独特景致娓娓道来,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开头两句“不逐风雷去,蜿蜒舞石屏”,给人一种悠然自得、不受外界纷扰的感觉。诗人以“蜿蜒”描绘出水流的柔美,仿佛在与山石对话,流露出一种静谧的美感。
接着,“源深有龙伴,流过错借丹”,通过“龙”这一意象,使得水流增添了灵动之气,既表现了自然的神秘,也暗示了生命的源头和力量。“坐觉云藏树,吟忘雪溅亭”,在此,诗人坐在亭中,云隐于树,雪水滴落,诗人沉浸在自然的氛围中,心灵得到了放松与升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两句“岩隈下斜日,归去了残经”则带有些许感伤,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岩石上,诗人似乎在回望过去的点滴,感慨时光的流逝,留下了对往事的追忆。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起伏,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与追求,展现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龙”象征什么?
A. 生命力
B. 破坏力
C. 时间
D. 美丽
“不逐风雷去”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态?
A. 焦虑
B. 从容
C. 绝望
D. 疲惫
诗中提到的“云藏树”有何意象?
A. 隐秘与宁静
B. 喧闹与繁忙
C. 明亮与清晰
D. 孤独与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的《庐山谣》则更多地展现了豪放之气,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