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2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4:58
不寐
作者: 车若水 〔宋代〕
通夕不能寐,隔户闻钟声。
野鸡四方啼,披衣天未明。
萧条六合内,耿耿华发生。
断鳌何能立四极,杞人忧天自心失。
黄昏野沽添一盂,孔孟行世非我力。
整夜无法入眠,隔着房门能听到钟声。
四方的野鸡在啼叫,披上衣服时天尚未亮。
广袤的天地间,唯独那明亮的月光在闪烁。
“断鳌”如何能支撑四极,杞人忧天只是在自扰。
黄昏时分,野外酒摊多了一壶,孔子、孟子在世并非我所能及。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车若水,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因思绪纷杂而无法入眠,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不寐》一诗在意境上具有深远的内涵。诗人在整夜未眠的状态下,透过窗户听到的钟声、四方啼鸣的野鸡,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显孤独的夜景。诗人以“通夕不能寐”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却又充满思虑的氛围。紧接着,诗中提到的“披衣天未明”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安。
随后的“萧条六合内,耿耿华发生”,则是诗人通过描绘夜空中的月光,象征着希望与清明,即使在黑暗中依然有光明的存在。而“断鳌何能立四极,杞人忧天自心失”则展现了诗人对人类困境的反思,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忧虑,反而要学会接受生活中的无常与变迁。
最后,诗人提到“黄昏野沽添一盂”,将视线转向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孔子、孟子等伟人思想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能力的谦卑。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和情感的流露上都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传达出在孤独与无奈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杞人忧天”指的是:
A. 对未来的无谓担忧
B. 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C. 对历史的反思
D. 对自然的崇拜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内心的孤独?
A. 钟声与野鸡的啼鸣
B. 月光的明亮
C. 黄昏的酒摊
D. 以上都是
“通夕不能寐”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睡眠充足
B. 心情愉悦
C. 内心的挣扎与忧虑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