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1:15
娲皇识五石,炼之能补天。
补天有何迹,五石世不传。
五石岂不传,人心禀灵坚。
一日彝伦叙,千年造化全。
此石经几炼,天亦经几补。
火候吾有之,吾师鲁男子。
女娲知道五种神石,炼制它们可以修补天空。
修补天空有什么迹象呢?五种神石在世上并不流传。
五种神石难道不流传吗?人心却是充满智慧和坚韧。
一天的讨论可以汇聚千年的自然造化。
这块石头经过了多少次炼制,天空也经历了多少次修补。
火候我掌握着,我的师傅是鲁国的男子。
车若水,字子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上流行对古代神话和哲学的探讨。诗中借用女娲补天的典故,表达对人类智慧的赞美与对自然法则的思考。
《儳言》通过女娲补天的传说,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在开头,诗人提到女娲识得五种神石,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与利用。随后,诗人提出“补天有何迹”这一疑问,意味着修补天空的过程和结果并不明显,反映出人类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力感与探索精神。接着,诗中强调“人心禀灵坚”,表达出人类内心的坚韧和智慧,暗示即使外在条件不佳,内在的信念和努力也能创造奇迹。一日的讨论,千年的造化,强调了知识的积累和传承在自然和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最后,诗人提到“火候吾有之”,体现出个人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精进,这种自信与对师长的尊敬相结合,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继承。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哲学的深度,又充满了人文关怀,展现了宋代诗人的独特视角。
娲皇识五石,炼之能补天。
讲述女娲的智慧和能力,暗示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与掌握。
补天有何迹,五石世不传。
提出疑问,反思修补天空的过程是否可见,五石为何不流传,象征知识的遗失。
五石岂不传,人心禀灵坚。
反驳前句,强调尽管五石不传,但人类的智慧和坚韧是永恒的。
一日彝伦叙,千年造化全。
强调时间的积累,知识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出集体智慧的重要性。
此石经几炼,天亦经几补。
反思炼石和修补天空的历史,象征着人类不断的努力与尝试。
火候吾有之,吾师鲁男子。
表达个人对技术的掌握,师承传统,展示对知识传承的尊重。
整首诗探讨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强调知识的积累与传承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信念。
诗中的“娲皇”指的是哪个神话人物?
a) 孔子
b) 女娲
c) 伏羲
“五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人类的智慧
c) 自然的力量
诗中提到的“火候吾有之”表达了什么?
a) 对个人能力的自信
b) 依赖他人
c) 对未来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