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七哀》

时间: 2025-08-07 17:51:05

诗句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17:51:05

原文展示: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月光照在高楼之上,流光在空中徘徊。
楼上有位愁苦的女人,悲叹声中充满了哀伤。
我问她是谁在叹息,她说是宕子的妻子。
你已经离开十年,孤独的我常常独自栖息。
你如同清澈的路尘,我则如同浑浊的水泥。
我们浮沉的命运各不相同,何时才能重聚呢?
我愿化作西南风,轻轻地吹入你的怀中。
但你的心如同坚固的门扉难以开启,我这个贱妾该依靠谁呢?

注释:

  • 高楼:指的是高大的楼房,象征着孤独和思念的环境。
  • 愁思妇:指愁苦的女人,表达出深切的思念和悲伤。
  • 宕子:指作者的爱人,表明两人相隔很远。
  • 浮沉:指人生的起伏和命运的变化。

典故解析:

“西南风”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着温暖的思念和情感的寄托,指期盼相聚的愿望。“清路尘”与“浊水泥”的对比,表明了两人身份和命运的差异,增强了诗人的无奈与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魏晋时期著名的诗人,三国时期的魏国王子,以其深情的诗歌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而闻名。他的诗作多表达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爱情与离别的感慨。

创作背景:

《七哀》写于曹植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之中,反映了他对爱人宕子的思念与孤独,以及对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七哀》通过对月光、高楼、愁思妇的细腻描写,传达了深沉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明月”象征着清冷与孤独,月光的流动与思念的徘徊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凝重的氛围。愁思妇的悲叹不仅是对离去爱人的思念,也暗示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特别是“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这一联,展现了两人身份的对比,突出了一种难以相聚的命运悲剧。诗的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西南风的愿望是对爱人的期盼,但“君怀良不开”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曹植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情感的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月照高楼: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高楼,营造了孤寂的氛围。
  2. 流光正徘徊:光线在空中游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徘徊。
  3. 上有愁思妇:楼上有位愁苦的女人,点明情感的主体。
  4. 悲叹有余哀:她的悲叹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
  5. 借问叹者谁:我好奇地问,叹息的人是谁。
  6. 言是宕子妻:她回答说是宕子的妻子,揭示了身份背景。
  7. 君行逾十年:你已经离开我十年,体现了时间的漫长。
  8. 孤妾常独栖:我这个孤独的妻子常常独自栖息。
  9. 君若清路尘:你如同清澈的路尘,象征高洁。
  10. 妾若浊水泥:而我则如同浑浊的水泥,暗示身份地位的差异。
  11. 浮沉各异势:我们各自的命运浮沉不一,表达无奈。
  12. 会合何时谐: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聚,流露出焦虑。
  13. 愿为西南风:我愿化作西南风,寄托思念。
  14. 长逝入君怀:轻轻地吹入你的怀中,期盼温暖。
  15. 君怀良不开:但你的心如同坚固的门扉难以开启。
  16. 贱妾当何依:我这个贱妾又该依靠何人呢?表达孤独与无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浊水泥”,突显身份的卑微。
  • 对仗:如“清路尘”与“浊水泥”形成鲜明对比,提升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月光和风赋予情感,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无奈,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冲突。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曹植展现了其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命运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孤独,常常在古诗中用以表达情感。
  • 高楼:代表着孤独和高远的理想。
  • 西南风:象征着温暖与希望,寓意着爱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曹植
    • C. 杜甫
  2. “愿为西南风”中的“西南风”代表什么?

    • A. 寒冷的天气
    • B. 温暖的思念
    • C. 狂风暴雨
  3. 诗中的“君行逾十年”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对时间的思考
    • B. 诗人对离去的爱人的思念
    • C. 诗人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曹植的《七哀》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涉及月光与孤独的主题,但《七哀》更侧重于思念与无奈,而《月下独酌》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显著的不同,反映出各自的个性与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曹植诗文研究》
  •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赴官秦中 岘山 出山词 其一 谢太傅祠 柳子厚祠 景泰陵 澶渊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十一月十三日冷水步夜起玩月 夜过瓜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衔橛之变 豸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影附 右传之八章 做人做世 包含萼的词语有哪些 竹字头的字 川结尾的成语 首演 山行 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雍容闲雅 立刀旁的字 作册尹 改头换尾 祛病延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