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2:44
原文展示:
晚来山气冷,松下独閒行。野鸟听人语,山灵警杖声。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山中的空气变得冷冽,我在松树下独自悠闲地散步。野鸟似乎在聆听人的话语,山中的精灵则警惕着拐杖的声音。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该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隐居山林时,表达了对山中宁静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一个秋日的傍晚,作者在山中散步时,感受到山中的冷冽空气和松树下的宁静,同时观察到野鸟的动静和山灵的警觉,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山中傍晚散步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晚来山气冷”直接点明了时间和环境的特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第二句“松下独閒行”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行动和心境,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后两句“野鸟听人语,山灵警杖声”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野鸟和山灵以人的特性,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山中的宁静和作者的闲适,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山气”指的是什么? A. 山中的空气 B. 山中的雾气 C. 山中的云气 D. 山中的水气
诗中的“野鸟听人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的“山灵警杖声”反映了作者的什么特点? A. 对自然的恐惧 B. 对自然的敬畏 C. 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D. 对自然的忽视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