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4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41:03
清平乐 柳絮
作者: 王荪 〔清代〕
柳丝何意。百尺闲垂地。
收拾春光都是你。
只有春愁还系。
小桥流水无声。
和云和雨分明。
不愿生同舞絮,
如何死化浮萍。
这柳丝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长长的柳条在地上悠闲地垂挂。
你收拾的春光,都是因你而来。
唯有这春天的愁苦依然牵挂着我。
小桥和流水默默无声。
细雨与云朵分明可辨。
不愿与飞舞的柳絮同生,
却又怎能逃避如浮萍般的死亡呢?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柳树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柔情。柳絮飞舞,给人一种轻盈而又悲伤的感觉,往往与春天的愁苦相联系。王荪在此诗中通过柳丝和浮萍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留恋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王荪,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词见长,作品多关注自然景象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自然的崇尚与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时代背景下,士人多有离愁别绪,柳絮的意象恰好反映出这种情感。
《清平乐 柳絮》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个体情感的复杂。在开头,诗人以“柳丝何意”引入,展现了柳丝的悠闲与春光的美好,然而随即转入“春愁”,揭示出春天的美丽背后隐藏的忧伤。小桥流水的描写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宁静却略显孤寂的意境。最后,诗人通过对比“舞絮”和“浮萍”,深刻表达了对生命状态的思考。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春的柔情,也让人意识到生命的无常和漂泊,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邃感悟。通过简单的自然描写,诗人传达了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在每一个字句中渗透,使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个体的愁苦,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人对自然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描摹。
诗词测试:
诗中“柳丝何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小桥流水”象征着什么?
诗人在最后的句子中提到的“浮萍”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