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时间: 2025-04-26 06:25:52

诗句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5:52

原文展示: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
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
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
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东家种树书。

白话文翻译:

在壮年的岁月里,曾有旌旗招展,拥护着万千战士,
那时我骑着锦衣华服的战马,初次渡过长江。
燕国的士兵在夜里用银胡刀进行突袭,
汉朝的箭矢在早晨飞向金色的仆姑。
追忆往事,感叹如今的我,
春风没有染白我浓密的胡须。
而今却要用万字的平戎策换取,
东家的一本种树书。

注释:

  • 壮岁:壮年时期,通常指年轻有为的年纪。
  • 旌旗:指军队的旗帜,象征着战斗的勇气和荣耀。
  • 锦襜:锦衣华服,形容美丽的衣服。
  • 突骑:指突击骑兵,快速冲击敌人。
  • 燕兵:指燕国的士兵。
  • 胡觮:古代兵器,银胡刀,形容锋利的武器。
  • 仆姑:古代一种金色的箭头,象征战斗中的武器。
  • 白髭须:白色的胡须,象征年老。
  • 万字平戎策:指治理平定边疆的计策。
  • 种树书:象征平静生活,种树寓意安宁和平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军事家,生于山东。他一生经历了许多变迁,尤其对抗金战争有着深厚的参与和思考。他的词风豪放,充满激情,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时代变迁,国家动荡。诗中表现出对往昔英勇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与失落。

诗歌鉴赏:

辛弃疾的《鹧鸪天》通过回忆壮年时的英勇与激情,表达了对光辉岁月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开篇用“壮岁旌旗拥万夫”描绘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展现出他曾经的辉煌与荣耀。而接下来的“锦襜突骑渡江初”,则将读者带入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突显出他作为骑兵的迅猛与勇敢。

随着诗意的推进,辛弃疾开始追忆往事,感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春风不染白髭须”一句,透露出他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伤。尽管年华已逝,但他依然渴望能够以“万字平戎策”换取一份宁静的生活,这种强烈的情感冲突使得整首词更显深邃。

最后一联的“换得东家种树书”,表面上是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实际上也映射出他对国家安定、个人理想的追求。整首词在缅怀与现实之间反复游走,既有英雄的豪情,也有对岁月流转的沉重感慨,展现了辛弃疾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壮岁旌旗拥万夫:描绘年轻时身为将领,手握大权,号召万众的场景,显示出其英雄气概。
  2. 锦襜突骑渡江初:描述骑兵渡江时的气势,象征着激烈的战争与冲锋陷阵的勇气。
  3. 燕兵夜娖银胡觮:讲述敌军的突袭,突显战争的残酷与紧张感。
  4. 汉箭朝飞金仆姑:描绘战斗中汉朝箭矢的飞射,形象生动,展现出他对战争的深刻印象。
  5. 追往事,叹今吾:感慨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无奈,情感转折明显。
  6. 春风不染白髭须:比喻时光飞逝,虽然年纪渐长,但仍有不甘于老去的心态。
  7. 却将万字平戎策:表达了用其才智与谋略希望实现国家安宁的愿望。
  8. 换得东家种树书:象征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包含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壮岁”与“白髭须”,形成明显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比喻:将“种树书”比作安宁的生活,增加了诗意的内涵。
  • 排比:多次提及战争与荣耀,加强了对过往的怀念。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年轻时豪情壮志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反映了辛弃疾对国家、个人理想与安宁生活的追求,展示了他复杂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旌旗:象征着战斗与荣耀。
  2. 骑兵:代表着勇敢与冲锋。
  3. 箭矢:象征战争的激烈与残酷。
  4. 白髭须: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5. 种树书:象征着平静与安宁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壮岁旌旗拥万夫”中“壮岁”指的是: A. 年轻时
    B. 老年时
    C. 中年时

  2. “春风不染白髭须”中的“白髭须”指的是什么? A. 年龄的增长
    B. 战斗的胜利
    C. 家庭的安宁

  3. 诗的主题主要是表达: A. 对功名的追求
    B. 对过往的怀念与现实的感慨
    C. 对战争的赞美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白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英雄气概的追求,李白在《将进酒》中展现出豪放不羁的个性,而辛弃疾则更为沉重,结合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形成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研究论文

以上内容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辛弃疾的《鹧鸪天》,不仅从字面上解读,更从情感、意境和历史背景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译文

我年轻的时候带着一万多的士兵、精锐的骑兵们渡过长江时。金人的士兵晚上在准备着箭袋,而我们汉人的军队一大早向敌人射去名叫金仆姑的箭。 追忆着往事,感叹如今的自己,春风也不能把我的白胡子染成黑色了。我看都把那长达几万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东边的人家换换种树的书吧。

注释

相关查询

满庭芳 孟晋招饮淀园 满庭芳 对月忆翰生妹 满庭芳 江永舟中偕易硕甫联句用周美成韵 满庭芳 怀蒋山本师和尚 满庭芳 为子翥内人 箨庵西樵作 满庭芳(用东坡韵题自画莲社图) 满庭芳 悟生死 满庭芳 证仙果 满庭芳 寿大司农梁苍岩先生 满庭芳 清明前一日同云臣溪干观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废居积贮 无字旁的字 同实 先嗣 釒字旁的字 粉墙朱户 角字旁的字 不凉不酸 顶门立户 彑字旁的字 包含殃的成语 鹿字旁的字 以蠡挹海 披心相付 钻开头的成语 内宰相 飘萍浪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