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8:07
灯暗坐,画出愁人一个。
茶饭不曾无泪堕,凄凉谁似我。
听尽鸡鸣不寤,拌把人儿不做。
玉碎花残今怎过,君怀中长大。
在昏暗的灯光下,我坐着,画出一个愁苦的人。
茶饭之间,泪水不知不觉地流下,悲凉的心情有谁能理解我呢?
听尽了鸡鸣,却无法入睡,身边没有人陪伴。
如今玉石破碎、花朵凋零,我该如何度过这个时刻,唯有在君怀中长大。
“玉碎花残”可理解为对美好事物的失去与哀悼,暗指世事无常与人生的苦痛。
张祥龄,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风多以沉郁哀伤为主,深受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
此诗创作于个人经历苦痛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落,以及对孤独与凄凉的深刻感受。
《谒金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愁苦。诗人在昏暗的环境中,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与失落。开篇“灯暗坐,画出愁人一个”,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孤独的氛围。愁苦不仅体现在外部环境的昏暗,更是内心深处的煎熬。接着,通过“茶饭不曾无泪堕”,诗人揭示了生活中的无奈与绝望,吃饭时泪水不断流淌,令人倍感心痛。最后的“玉碎花残今怎过”则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尽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体现了对孤独、失落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往昔的怀念。诗人通过对生活琐事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心灵的痛苦与对温暖的渴望。
诗中“灯暗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高兴
b) 孤独
c) 兴奋
答案: b) 孤独
“玉碎花残”可以理解为:
a) 美好事物的存在
b) 美好事物的消亡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b) 美好事物的消亡
诗人通过哪几种意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a) 鸡鸣、灯光、泪水
b) 花、玉、夜空
c) 河流、山丘、星星
答案: a) 鸡鸣、灯光、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