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7:01
老疾逢秋体自轻,
披衣暂起绕床行。
隙风不断灯将灭,
檐雨如倾阶欲平。
鳏叟何尝愁枕冷,
病夫未免待窗明。
拂书洗砚龟堂上,
幽事谁知日有程?
我老病在秋季,身体反而觉得轻松;
披上衣服,暂时起身在床边走动。
微风不断,灯光快要熄灭;
屋檐的雨水倾泻而下,台阶上要平静如镜。
独自的老者何曾为冷枕而忧愁?
生病的人也未免要等到窗外光明。
在龟堂上拂拭书籍,洗净砚台,
幽静的事情谁知道,日子依然在流逝?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爱国者。他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留下大量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婉约细腻。他的诗歌常以抒发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为主题,深受后人喜爱。
此诗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疾病折磨中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思考。诗中描绘了秋天的夜晚,老病之人独自在床边徘徊,内心的孤寂与对生活的思索交织在一起。
《雨夜起行室中》是一首深刻表达老年人内心独白的诗作。诗人在夜雨中感受到身体的轻松与精神的孤独,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沉思。首联“老疾逢秋体自轻”,将老年的身体状况与秋季的凉意结合,呈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淡然。接着,诗人披衣起身,似乎在与病魔抗争,但周围的环境却是风灯欲灭、雨水倾泻,营造出一种紧迫而又无奈的氛围。
在“鳏叟何尝愁枕冷,病夫未免待窗明”中,诗人通过对比,表现出老者的淡泊与病人对光明的期待。即使经历了寒冷与孤独,依然在追求生命的意义与温暖。最后两句“拂书洗砚龟堂上,幽事谁知日有程”,则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仍然保持对文化生活的热爱与坚持,表明了即便生活环境艰难,心中仍有理想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对比,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慨,情感真挚而深邃,使人读后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老年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表达了在孤独与病痛中对生命、希望与文化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诗中提到“老疾逢秋体自轻”是指什么?
“鳏叟何尝愁枕冷”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拂书洗砚龟堂上”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