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晓》

时间: 2025-05-02 04:23:39

诗句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3:39

原文展示:

春晓
作者: 元稹 〔唐代〕

半欲天明半未明,
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
二十年前晓寺情。

白话文翻译:

清晨将要亮起又还未亮,
醉卧中闻到花香,睡梦中听到黄莺的鸣叫。
小猕猴摇动着钟声响起,
让我想起二十年前在寺庙的晨曦情景。

注释:

  • 半欲天明半未明:意思是天色即将变明,但又还未完全明亮。
  • 醉闻花气:形容在醉梦中闻到花香。
  • 睡闻莺:形容在睡梦中听到黄莺的叫声。
  • 猧儿:小猕猴,这里用来指代寺庙里的钟声被摇动。
  • 晓寺情:指作者二十年前在寺庙清晨的情景和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元稹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生活、友情、爱情等,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稹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往昔的思念与怀旧之情。诗中描绘的春晨景象,结合个人经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春晓》是一首极具春天气息的诗歌,展现了清晨的宁静和作者对往昔的怀念。开头两句“半欲天明半未明”,用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朦胧而又充满希望的清晨,似乎在揭示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接下来的“醉闻花气睡闻莺”,则通过感官的描写,展示出春天花香四溢和鸟语花香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最后两句“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则是转折与升华。小猕猴的动作唤醒了宁静的晨钟,钟声的回响引发了作者的回忆,二十年前的“晓寺情”不仅是一段往事,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整首诗通过清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的追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半欲天明半未明:描绘了一个朦胧的清晨,给人一种期待光明的感觉。
    • 醉闻花气睡闻莺:通过感官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气息,花香和莺鸣交织,给人一种安逸的状态。
    • 猧儿撼起钟声动:小猕猴的动作生动形象,传达出一丝生动与活力。
    • 二十年前晓寺情:回忆的情感在此得以升华,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猧儿”比喻清晨的活力。
    • 拟人:使自然现象如花香和莺鸣富有生命。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春天的清晨展开,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思考,展现了作者的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 花香与莺鸣:代表春天的生机,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生活气息。
  • 猧儿与钟声:象征着活力与回忆,连接了现在与过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猧儿”指的是哪种动物? A. 猴子
    B. 狗
    C. 猫
    D. 鸟

  2. “醉闻花气睡闻莺”中的“醉”指的是什么状态? A. 醉酒
    B. 睡觉
    C. 陶醉
    D. 喝茶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二十年前”暗示了什么? A. 忘记
    B. 怀念
    C. 未来
    D. 遗忘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元稹的《春晓》与白居易的《春夜喜雨》,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感受与怀旧,后者则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选》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招山乃诗人刘叔拟故居朱清之得其地清之赴南宫中道而返就招山卜筑不久亦去世 其一 静斋张敏则舍人赠诗因用其韵为酬 灵峰灵岩有天柱石屏之胜自昔号二灵 友人朱渊出示廷对策不顾忌讳读之使人凛凛受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举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 汪见可约游青原 何季皋司理故人也作诗见相勉意二首 其一 鄂州戎治静憩亭 寄栗斋巩仲至 阅旧稿见乔丞相诗跋因成此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玄字旁的字 询事考言 乌头白马生角 大奸极恶 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浑浑泡泡 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驰勑 唾壶击缺 风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捉鸡骂狗 夸显 首尾两端 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即的词语有哪些 良友 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