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8:00
一七令·茶
作者: 元稹 〔唐代〕
茶。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茶呀,香气四溢的茶叶和嫩芽,
让我想起那些爱好诗词的客人,
也让我怀念那些钟情于茶的僧人。
用白玉碾磨茶叶,配上红色的丝绸。
用铫子煮出金黄的茶色,茶碗里摇曳着细微的尘花。
晚上,邀请明月一同品茶,清晨,独自面对朝霞。
洗尽古今,品茶的人从未感到厌倦,
醉后又何必夸耀呢?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和之,号微之,唐代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元稹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生活、风景和人情。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唐代的茶文化盛行时期,茶不仅是饮品,还成为文人雅士交流情感和思想的载体。元稹以茶为媒介,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雅致生活方式的向往。
这首《一七令·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茶这一文化符号的多重意义。诗人在开篇便以“香叶,嫩芽”唤起读者对茶的感知,接着通过对爱茶者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强调了茶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这些华美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茶具的精致,更象征着品茶过程中的优雅与奢华。诗中提到的“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生动地描绘了煮茶的情景,展现了茶的色泽与质感,仿佛让人身临其境。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描绘了品茶的宁静时光,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境界。最后两句“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则以哲理的态度总结了品茶的真谛,表达了对茶的热爱是无止境的,强调了品茶者的低调与内敛。整个作品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气息,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茶的描绘,表达了对雅致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文人对茶的热爱与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香叶,嫩芽”指的是什么?
A. 书籍
B. 茶叶
C. 花朵
D. 水果
诗人用什么来描绘高雅的茶具?
A. 白玉
B. 青铜
C. 金属
D. 木材
诗中“洗尽古今人不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茶的厌倦
B. 对茶的热爱
C. 对生活的失望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元稹的《一七令·茶》与陆羽的《饮茶歌》都是描绘茶文化的诗作。元稹的诗更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营造,而陆羽则通过具体的茶道和制作过程,展现了对茶的热爱和追求。两者在表达上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