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2:59
题东武丘寺六韵
白居易〔唐代〕
香刹看非远,祇园入始深。
龙蟠松矫矫,玉立竹森森。
怪石千僧坐,灵池一剑沉。
海当亭两面,山在寺中心。
酒熟凭花劝,诗成倩鸟吟。
寄言轩冕客,此地好抽簪。
这首诗描绘了东武丘寺的风光。香气四溢的寺庙并不遥远,进入祇园后更显幽深。松树如龙般盘曲挺拔,竹子则如美玉般直立茂盛。奇怪的岩石上坐着千名僧人,灵泉深处一把剑静静沉没。海在亭子的两面,山则位于寺庙的中心。酒熟时可凭花劝酒,诗成时可让鸟儿吟唱。寄语那些身居高位的客人,这里是个好地方,值得放下烦恼,悠然自得。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通俗易懂,关注民生,倡导朴素的艺术风格。白居易的作品涉及广泛,涵盖了政治、社会、爱情等多个主题,尤其以《长恨歌》和《琵琶行》最为人熟知。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他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波折,选择隐居生活。在东武丘寺,白居易感受到了宁静的环境和自然的美好,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题东武丘寺六韵》是一首描写寺院风光的诗作,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和宗教生活的深刻理解。在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寺庙的美丽与宁静。开头两句“香刹看非远,祇园入始深”即以简洁的语言呈现出寺庙的清幽与深邃,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接下来的“龙蟠松矫矫,玉立竹森森”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松树与竹子的挺拔与生机,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不屈的精神。诗中“怪石千僧坐,灵池一剑沉”则引导读者思考宗教哲理,奇石与灵池的结合让人联想到禅宗的静谧与深邃。
最后几句“酒熟凭花劝,诗成倩鸟吟”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酒与诗的结合,象征着人们在自然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在结尾处,白居易寄语高官显贵,让他们在喧嚣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香刹看非远”中的“香刹”指什么?
诗中提到“龙蟠松”的“龙”是用来比喻什么?
“寄言轩冕客”中“轩冕”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