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陶移居二首,并引 其二》

时间: 2025-04-28 04:00:33

诗句

洄潭转埼岸,我作《江郊》诗。

今为一廛氓,此邦乃得之。

葺为无邪斋,思我无所思。

古观废已久,白鹤归何时。

我岂丁令威,千岁复还兹。

江山朝福地,古人不我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00:33

原文展示:

洄潭转埼岸,我作江郊诗。
今为一廛氓,此邦乃得之。
葺为无邪斋,思我无所思。
古观废已久,白鹤归何时。
我岂丁令威,千岁复还兹。
江山朝福地,古人不我欺。

白话文翻译:

在回旋的潭水和崎岖的岸边,我写下了江边的诗。
如今我成为一名小商贩,这片土地我终于得到了。
修缮成无邪斋,心中思绪万千,却无所思。
古老的观景台已经荒废已久,白鹤何时才能归来?
我岂是丁令威那样的人,千年后我仍然会回到这里。
江山如画,真是福地,古人不会欺骗我。

注释:

  • 洄潭:回旋的水潭。
  • 转埼岸:崎岖的岸边。
  • 廛氓:小商贩。
  • :修缮。
  • 无邪斋:无邪的书斋。
  • 古观:古代的观景台。
  • 丁令威:历史人物,意指有权势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作。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晚年在黄州隐居,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在逆境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沉淀,同时流露出对故土与往昔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开篇以“洄潭转埼岸”引入,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感,展示了诗人在江边抒怀的情景。随着“今为一廛氓”的转折,诗人自述成为一名小商贩,揭示了他从高官显贵到平民生活的巨大落差,内心的失落感与对命运的感慨随之而来。

接下来的“葺为无邪斋,思我无所思”,则表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一种无奈。诗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虽有书斋的安静、清净,但内心仍然空虚,难以找到寄托。

“古观废已久,白鹤归何时”则引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惆怅,古老的景物已被遗弃,白鹤的归来成为对往昔的怀念与期待。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出自己心境的变化,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最后两句“江山朝福地,古人不我欺”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与对未来的期许,尽管人生多舛,但他仍相信这片土地有着福气与希望,古人不会欺骗他。全诗在失落与希望之间徘徊,体现了苏轼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洄潭转埼岸:描绘自然景色,表明诗人身处江边的情景。
  2. 我作江郊诗:诗人表达了自己以江边为题材创作诗歌的状态。
  3. 今为一廛氓:自述身份转变,强调生活的变化。
  4. 此邦乃得之:对新环境的认同与接受。
  5. 葺为无邪斋:修缮的书斋,象征内心的追求与理想。
  6. 思我无所思:心中有思绪,却无处寄托,表现内心的空虚。
  7. 古观废已久:感叹古老的景物被遗弃,时代的变迁。
  8. 白鹤归何时:对白鹤归来的期望,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9. 我岂丁令威:自我否定,强调自我与历史名人的差异。
  10. 千岁复还兹:表达对故土的不变情感与归属感。
  11. 江山朝福地: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强调其福地之美。
  12. 古人不我欺:表达对历史的信任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江边的景象,体现诗人内心的波动。
  • 对仗:如“葺为无邪斋,思我无所思”,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白鹤、古观等意象,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去的怀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对生活的反思与自我肯定,展现了他在失落中的坚韧与对未来的希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结合个人的生活感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洄潭: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变化。
  • 无邪斋:代表内心的追求与理想。
  • 古观:象征过去的辉煌与历史的沉淀。
  • 白鹤:代表自由与美好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无邪斋”象征什么?

    • A. 诗人的理想追求
    • B. 诗人的财富
    • C. 诗人的痛苦
  2. “白鹤归何时”中的白鹤象征着什么?

    • A. 失去的时光
    •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C. 对故土的怀念
  3. 诗中“江山朝福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自然的无奈
    • B. 对生活的希望
    •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与陶渊明的田园诗,苏轼更具现实感,而陶渊明则更显理想主义。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落花五十首 其三十四 落花五十首 其三十三 落花五十首 其三十二 落花五十首 其三十一 落花五十首 其三十 落花五十首 其二十九 落花五十首 其二十八 落花五十首 其二十七 落花五十首 其二十六 落花五十首 其二十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瓦字旁的字 布德施恩 包含祗的词语有哪些 花式 唐玄宗 四出 耸动听闻 彑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受益匪浅 齲字旁的字 包含盼的词语有哪些 水字旁的字 长驱直进 所在皆是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地狱变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