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0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00:33
洄潭转埼岸,我作江郊诗。
今为一廛氓,此邦乃得之。
葺为无邪斋,思我无所思。
古观废已久,白鹤归何时。
我岂丁令威,千岁复还兹。
江山朝福地,古人不我欺。
在回旋的潭水和崎岖的岸边,我写下了江边的诗。
如今我成为一名小商贩,这片土地我终于得到了。
修缮成无邪斋,心中思绪万千,却无所思。
古老的观景台已经荒废已久,白鹤何时才能归来?
我岂是丁令威那样的人,千年后我仍然会回到这里。
江山如画,真是福地,古人不会欺骗我。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作。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晚年在黄州隐居,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在逆境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沉淀,同时流露出对故土与往昔的思念。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开篇以“洄潭转埼岸”引入,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感,展示了诗人在江边抒怀的情景。随着“今为一廛氓”的转折,诗人自述成为一名小商贩,揭示了他从高官显贵到平民生活的巨大落差,内心的失落感与对命运的感慨随之而来。
接下来的“葺为无邪斋,思我无所思”,则表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一种无奈。诗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虽有书斋的安静、清净,但内心仍然空虚,难以找到寄托。
“古观废已久,白鹤归何时”则引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惆怅,古老的景物已被遗弃,白鹤的归来成为对往昔的怀念与期待。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出自己心境的变化,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最后两句“江山朝福地,古人不我欺”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与对未来的期许,尽管人生多舛,但他仍相信这片土地有着福气与希望,古人不会欺骗他。全诗在失落与希望之间徘徊,体现了苏轼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对生活的反思与自我肯定,展现了他在失落中的坚韧与对未来的希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结合个人的生活感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无邪斋”象征什么?
“白鹤归何时”中的白鹤象征着什么?
诗中“江山朝福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