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志弥师往淮南》

时间: 2025-05-07 09:44:31

诗句

已能持律藏,复去礼禅亭。

长老偏摩顶,时流尚诵经。

独行寒野旷,旅宿远山青。

眷属空相望,鸿飞已杳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4:31

原文展示:

已能持律藏,复去礼禅亭。
长老偏摩顶,时流尚诵经。
独行寒野旷,旅宿远山青。
眷属空相望,鸿飞已杳冥。

白话文翻译:

这位高僧已能持戒修行,又前往禅亭礼拜。
长老特意为他摩顶祝福,时常有僧侣在诵读经文。
他独自走在寒冷的野外,旅宿在遥远的青山之中。
亲人只能空自相望,鸿雁飞去已然渺无踪影。

注释:

  • 持律藏:持戒,遵守佛教的律法。
  • 礼禅亭:礼佛的地方,禅宗的修行场所。
  • 摩顶:指长老为弟子祝福的一种仪式,象征传授智慧。
  • 时流:指当时的僧侣或信徒,流行的修行方式。
  • 寒野旷:寒冷而广阔的野外,形容环境的孤寂与清冷。
  • 旅宿:旅途中停留的地方。
  • 眷属:亲人、家人。
  • 鸿飞:鸿雁飞翔,象征离去的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受到后人喜爱。皇甫冉在诗作中常表现出对佛教文化的关注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的一个历史阶段,正值佛教文化盛行,许多诗人将佛教思想融入诗歌中。诗中表达了对高僧出行的送别与祝福,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宗教修行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送志弥师往淮南》是一首表达对高僧送别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内心的感慨,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人际关系的复杂。首联“已能持律藏,复去礼禅亭”,开篇即点明了高僧的修行境界,显示出他在佛教修行中的成就。接着,长老的摩顶祝福,体现了师徒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在环境描写上,诗人采用“独行寒野旷,旅宿远山青”来渲染一种孤独而清冷的氛围,增强了高僧出行的孤独感。最后一句“眷属空相望,鸿飞已杳冥”,将思乡的情感推向高潮,亲人之间的无奈与渴望相望,令人感叹其人生旅途的孤独与无常。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宗教的崇敬,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学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能持律藏,复去礼禅亭:高僧已经能遵守佛教的戒律,接着去礼拜禅亭,表现出他对修行的执着。
  • 长老偏摩顶,时流尚诵经:长老为高僧祝福,周围的僧侣也在认真诵经,营造出一种修行的氛围。
  • 独行寒野旷,旅宿远山青:高僧独自一人在寒冷的野外行走,旅宿在遥远的青山中,展现出他的孤独与坚韧。
  • 眷属空相望,鸿飞已杳冥:亲人只能远远地看着,鸿雁已飞去,隐喻与亲人的离别与思念,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鸿飞”比喻离别的孤独与无奈。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寒野、远山、鸿雁等意象,构建出一种孤寂、空灵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修行与人际关系的主题,表现出对佛教高僧的敬意,以及对离别的感慨与思考,传达出一种人生的无常感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野:象征孤独与清冷。
  • 远山:代表着追求与向往的目标。
  • 鸿飞:象征离去与无常。
  • 摩顶:象征祝福与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已能持律藏”指的是什么? A. 高僧已经会背诵经文
    B. 高僧遵守佛教戒律
    C. 高僧修行很久

  2. “独行寒野旷”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孤独
    C. 忧伤

  3. 诗中“鸿飞已杳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离别的失落
    B. 重逢的喜悦
    C. 旅行的快乐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现了送别与思乡之情。
  • 李白的《夜泊牛津》:表达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皇甫冉的《送志弥师往淮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展现了送别的主题,但皇甫冉更注重宗教修行的内涵,而王维则着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情的温暖。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楚辞》对比研究
  • 相关佛教文化研究资料

相关查询

集于昌龄之舍 闻登莱大雪 和经父寄张缋二首 昼眠呈梦锡 寄内 禾熟 马退山拉过湖南新居留宿话旧 睡起 山中杂咏 山中杂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杂居 剩蕊残葩 角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攴字旁的字 廉租 知心知意 陈善闭邪 足足有余 凫鹤从方 火实 飠字旁的字 聚萤映雪 面字旁的字 谈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