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4:31
已能持律藏,复去礼禅亭。
长老偏摩顶,时流尚诵经。
独行寒野旷,旅宿远山青。
眷属空相望,鸿飞已杳冥。
这位高僧已能持戒修行,又前往禅亭礼拜。
长老特意为他摩顶祝福,时常有僧侣在诵读经文。
他独自走在寒冷的野外,旅宿在遥远的青山之中。
亲人只能空自相望,鸿雁飞去已然渺无踪影。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受到后人喜爱。皇甫冉在诗作中常表现出对佛教文化的关注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写于唐代的一个历史阶段,正值佛教文化盛行,许多诗人将佛教思想融入诗歌中。诗中表达了对高僧出行的送别与祝福,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宗教修行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送志弥师往淮南》是一首表达对高僧送别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内心的感慨,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人际关系的复杂。首联“已能持律藏,复去礼禅亭”,开篇即点明了高僧的修行境界,显示出他在佛教修行中的成就。接着,长老的摩顶祝福,体现了师徒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在环境描写上,诗人采用“独行寒野旷,旅宿远山青”来渲染一种孤独而清冷的氛围,增强了高僧出行的孤独感。最后一句“眷属空相望,鸿飞已杳冥”,将思乡的情感推向高潮,亲人之间的无奈与渴望相望,令人感叹其人生旅途的孤独与无常。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宗教的崇敬,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学的深度。
整首诗探讨了修行与人际关系的主题,表现出对佛教高僧的敬意,以及对离别的感慨与思考,传达出一种人生的无常感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诗中“已能持律藏”指的是什么?
A. 高僧已经会背诵经文
B. 高僧遵守佛教戒律
C. 高僧修行很久
“独行寒野旷”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孤独
C. 忧伤
诗中“鸿飞已杳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离别的失落
B. 重逢的喜悦
C. 旅行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