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常秀才寄简归州郑使君借猿》

时间: 2025-04-30 14:06:42

诗句

谢守携猿东路长,袅藤穿竹似潇湘。

碧山初暝啸秋月,

红树生寒啼晓霜。

陌上楚人皆驻马,里中巴客半归乡。

心知欲借南游侣,未到三声恐断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6:42

原文展示:

谢守携猿东路长,
袅藤穿竹似潇湘。
碧山初暝啸秋月,
红树生寒啼晓霜。
陌上楚人皆驻马,
里中巴客半归乡。
心知欲借南游侣,
未到三声恐断肠。

白话文翻译:

谢守携着猿猴向东走,
缠绕的藤蔓穿越竹林如同潇湘水乡。
青碧的山在初夜时分啼叫着秋月,
红色的树木因寒冷而在清晨的霜中啼鸣。
路旁的楚人都停下了马,
村子里的巴客也有一半在归乡。
我心里知道想要借助南游的伙伴,
但还未听到三声啼叫已令我心中断肠。

注释:

  • 谢守:谢守是诗中的人物,可能为朋友或知己。
  • :象征孤寂和游荡的生物,通常与山林有关。
  • 潇湘:意指潇湘地区,给人一种婉约的情感。
  • 碧山:青翠的山色,象征自然的美。
  • :鸟类或动物的叫声,通常带有情感上的寄托。
  • 楚人:指楚国的人,代表着南方的文化。
  • 巴客:来自巴地的人,表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字子回,唐代诗人,生于早期的盛唐时期,其作品多以咏物、抒怀为主,语言流畅,情感细腻,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许浑以个人的游历为背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及人生旅途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许浑的《和常秀才寄简归州郑使君借猿》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画面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诗人内心对朋友的思念。开头两句以“谢守携猿东路长”引入,展示了谢守的旅途,而“袅藤穿竹似潇湘”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幽静的自然氛围,表现出诗人对于美好景象的向往。

接下来的描写转向夜晚与晨曦,青山与红树的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也隐含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则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期待,渴望能够与友人一同南游,却因未能及时相聚而感到惆怅。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传达了人情之思,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刻联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谢守携猿东路长:谢守带着猿猴,向东行走,路途遥远。
  2. 袅藤穿竹似潇湘:缠绕的藤蔓穿过竹林,宛如潇湘的景色,给人以柔美印象。
  3. 碧山初暝啸秋月:青山在初夜时分啼叫着秋天的月亮,展现出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4. 红树生寒啼晓霜:红色的树木在寒冷的清晨因霜而啼鸣,充满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5. 陌上楚人皆驻马:在路旁的楚人都停下了马,暗示着旅途的停顿和思考。
  6. 里中巴客半归乡:村子里的巴地客人也有一半在归乡,反映出人们对故土的思念。
  7. 心知欲借南游侣:我心里明白想要借助南游的伙伴。
  8. 未到三声恐断肠:但未曾听到三声啼叫,已让我感到心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袅藤穿竹似潇湘”,用潇湘来比喻自然景色,表现诗人对美的向往。
  • 拟人:如“碧山初暝啸秋月”,将山和月赋予生命,增强情感的表现。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旅途的孤独,借助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猿猴:象征孤独与自由,同时也增添了自然的气息。
  2. 藤竹:代表自然的美和生命的韧性。
  3. 碧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4. 红树:代表生命的脆弱与思念之情。
  5. 楚人:象征南方文化及人们对故乡的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猿”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孤独
    • C. 友谊
    • D. 冒险
      答案:B
  2. “袅藤穿竹似潇湘”中的“潇湘”指的是哪里?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答案:B
  3. 诗人希望借助什么进行南游?

    • A. 风
    • B. 友人
    • C. 猿猴
    • D. 水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2. 《静夜思》 - 李白
  3.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亲情的感受。
  • 《静夜思》:通过月光描绘出思乡之情,情感更加直接。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和陶读《山海经》 荻蒲 瑞金东明观 和陶杂诗十一首 浣溪沙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 其一 虞美人·述怀 千秋岁·次韵少游 满庭芳·三十三年 菩萨蛮·回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士字旁的字 入井望天 因陋就简 齊字旁的字 从随 急茬儿 因时施宜 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山字旁的字 辰尾 比字旁的字 杀鸡扯脖 苦笋 轻赋薄敛 鱼贯而前 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