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三月十三日游卞氏园》

时间: 2025-04-26 03:33:55

诗句

窄径下深竹,有堤平若席。

开樽荫密树,正见溪水碧。

游鱼出柳根,翕忽无定迹。

酒行不须遽,月色林上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3:55

原文展示:

三月十三日游卞氏园
作者: 韩维 〔宋代〕

窄径下深竹,有堤平若席。
开樽荫密树,正见溪水碧。
游鱼出柳根,翕忽无定迹。
酒行不须遽,月色林上白。

白话文翻译:

在狭窄的小路下,深绿的竹林密布,堤岸平坦如席子。打开酒樽,树荫浓密,正好可以看到溪水的碧蓝。游动的鱼在柳根旁出现,身影晃动不定。畅饮美酒不必急躁,月光洒在树林上显得格外洁白。

注释:

  • 窄径:窄小的小路。
  • 深竹:茂密的竹林。
  • :指河岸。
  • 平若席:形容河岸平坦,如同席子一样。
  • 开樽:打开酒樽,开始饮酒。
  • 荫密树:浓密的树荫。
  • 溪水碧:溪水清澈碧绿。
  • 游鱼:在水中游动的鱼。
  • 翕忽:形容鱼的游动,不定的姿态。
  • 月色林上白:月光洒在树林上,显得洁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饮酒的悠闲状态,体现了宋代士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作者在游览卞氏园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饮酒的乐趣,借此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欣赏。

诗歌鉴赏:

《三月十三日游卞氏园》是韩维在春日游园时创作的一首表现自然美与人情趣的诗。诗开头以“窄径下深竹”引入,描绘了竹林环绕的小路,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有堤平若席”展示了园中景致的宁静与优雅,堤岸的平坦如同席子,为饮酒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开樽荫密树”一联,生动地勾勒出在树荫下品酒的情景,溪水的碧绿与树荫的浓密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而“游鱼出柳根”,则通过游鱼的灵动展现了自然的生动气息,鱼的游动象征着自由与活力,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最后两句“酒行不须遽,月色林上白”将情景推向高潮,诗人提醒自己在畅饮时不必急躁,月光洒在树林上的洁白,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氛围,令人沉醉于自然与酒的美好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悠闲的饮酒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窄径下深竹:描绘小路的狭窄和竹林的茂密,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有堤平若席:形容堤岸的平坦,为饮酒提供了舒适的场地。
    • 开樽荫密树:打开酒樽,在浓密的树荫下,享受美酒。
    • 正见溪水碧:溪水的清澈与碧绿,让人心旷神怡。
    • 游鱼出柳根:描绘游鱼在水中翩翩而出,展现自然的灵动。
    • 翕忽无定迹:游鱼的身影不定,象征自由的状态。
    • 酒行不须遽:畅饮时不必急躁,享受当下的宁静。
    • 月色林上白:月光洒在树林上,增添了诗的清幽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平若席”比喻堤岸的平坦,生动形象。
    • 拟人:游鱼的“翕忽”表现了自然的生动,赋予了鱼以生命的灵动性。
    • 对仗:如“开樽荫密树,正见溪水碧”,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体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与情感。

意象分析:

  • 竹林:象征幽静与清雅,表现自然之美。
  • 溪水:象征生命与活力,流动的水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游鱼:象征自由与灵动,增添了自然的生机。
  • 月光:象征宁静与清澈,体现了夜晚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窄径下深竹”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热闹的城市
    b) 幽静的竹林
    c) 广阔的平原
    答案:b

  2. 诗句“酒行不须遽”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a) 急躁
    b) 悠闲
    c) 忧虑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游鱼”是在哪个地方出现的? a) 河岸
    b) 柳根旁
    c) 山顶
    答案:b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推荐阅读以上书籍,以深化对宋代诗词的理解与欣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朗州张员外 姥山 金陵思古 送裴饶归会稽 扇上画牡丹 望思台 韩信庙 金山僧院 听琴 八骏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醋浸曹公 枯木逢春 枝丫 彑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思过半矣 骇目振心 字顺文从 花须蝶芒 有会子 云雷 首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森萃 镸字旁的字 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