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枕上闻风铃》

时间: 2025-05-02 04:09:26

诗句

毒暑今年倍故常,蚊声四合欲舁床。

老人不办摇团扇,静听风铃意已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9:26

原文展示:

枕上闻风铃
毒暑今年倍故常,
蚊声四合欲舁床。
老人不办摇团扇,
静听风铃意已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天,诗人感受到比往年更为酷热的暑气,周围苍蝇嗡嗡作响,让人难以安眠。年长者不再摇动团扇,而是静静地听着风铃的声响,心里却已经感受到一丝凉意。

注释:

  • 毒暑:形容酷热的天气。
  • 倍故常:比往年更加严重。
  • 蚊声四合:四处都是蚊虫飞鸣的声音。
  • 欲舁床:想要把床舁起,形容夏天酷热让人想要搬动床铺。
  • 摇团扇:用扇子扇风以降温。
  • 意已凉:虽然身体感到炎热,但内心已经感到清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深沉著称,常反映国家的兴亡和个人的抱负。陆游的诗词多为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炎热的夏季创作的,诗中通过描绘自身的感受,反映了人们在酷暑中的无奈与对清凉的渴望。诗中“风铃”寓意清凉,希望能在炎热中寻找到一丝慰藉。

诗歌鉴赏:

《枕上闻风铃》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夏日的酷热与内心的清凉,展现了诗人在炎热中感受到的深刻感悟。首句“毒暑今年倍故常”直接切入主题,强调了今年夏天的特别炎热。接下来的“蚊声四合欲舁床”则生动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嘈杂,让人倍感烦躁,难以安眠。

而“老人不办摇团扇”一句,反映出一种无奈与接受的态度,年长者的沉稳与淡然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哲学。最后一句“静听风铃意已凉”则是情感的转折,尽管身处炎炎夏日,风铃的声响带来了一丝清凉的慰藉,表达了对于生活中小确幸的珍视。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现实的感叹,也有内心的宁静与安然,体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毒暑今年倍故常:今年的暑热异常严重,令人难以忍受。
  2. 蚊声四合欲舁床:周围蚊虫的嗡嗡声四面八方,令人想要搬床逃避。
  3. 老人不办摇团扇:老人不再用扇子扇风,似乎对酷暑已经习惯。
  4. 静听风铃意已凉:静静地听着风铃的声音,心中已感受到一丝凉意。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在形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用“听风铃”表现出风铃带来的凉意,赋予了自然物以情感。
  • 比喻:将酷暑比作“毒”,突出其严重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炎热夏天的场景,探讨了人在面对自然极端天气时的无奈与内心的平静,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体现了诗人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毒暑: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不易。
  • 蚊声:代表生活中的干扰与烦恼。
  • 风铃: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清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蚊子
    • B. 风铃
    • C. 酷暑
    • D. 高山
  2. 诗人对酷暑的态度是?

    • A. 愤怒
    • B. 无奈
    • C. 快乐
    • D. 忽视
  3. “静听风铃意已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厌烦
    • B. 安宁
    • C. 绝望
    • D. 忧伤

答案:

  1. B. 风铃
  2. B. 无奈
  3. B. 安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绝句》 - 李清照
  • 《夏日田园杂兴》 -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陆游《枕上闻风铃》李清照《夏日绝句》,两者都描绘了夏天的炎热,但李清照的诗中更多的是对爱情的思念与感伤,而陆游则是对生活的观察与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风流子·离思满春江 风流子 新郎 风流子 忆初遇 风流子 春怨 风流子 用顾东桥韵,寄史恭甫 风流子 至元四年七月二十又二日,苏伯 侍 风流子 生日作 风流子 其二 送辰六归广陵 风流子 其一 西湖 风流子 题周文夏画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妒贤嫉能 爻字旁的字 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但凡 谋智 包含舍的成语 畏首畏尾 恶湿居下 次乘 片字旁的字 收离纠散 见惯司空 微不足道 齲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探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