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5:39
饱食
作者: 陆游 〔宋代〕
饱食无功媿汗青,
灯前顾影叹伶俜。
马衰犹养疑知路,
龟久当捐为不灵。
腰下徒夸绶若若,
镜中何止发星星。
石帆回首初非远,
要及清秋斸茯苓。
全诗翻译:
吃饱后无所事事,心中对不起历史,
在灯下独自照影,叹息着孤独的境况。
马儿虽老却仍勉强养着,疑惑着前路何在,
而老龟也该舍弃了,这样活着无益。
腰间徒然夸耀着绶带,
镜中映出的何止是白发星星。
石帆回首看来并不遥远,
赶紧在清秋时节采摘茯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词以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相结合而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时值国家多难,身世的沧桑与无奈让他感到无所适从。诗中透露出对历史的愧疚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
陆游的《饱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历史的沉重责任感。开篇以“饱食无功媿汗青”引出主题,表达了对自己无所作为而感到愧疚的情绪。接着,通过“灯前顾影叹伶俜”描绘了孤独的自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马的衰老与老龟的无用,暗示了诗人对自己年迈而无所作为的忧虑。这里的意象富有哲理,象征着人的生命与价值的流逝。诗中提到的“绶若若”,则是对自我地位的反思,虽然身披绶带,却无能为力,体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
最后两句“石帆回首初非远,要及清秋斸茯苓”,则引导读者思考未来的希望,尽管人生的路途艰难,但仍要把握眼前的机会,努力追寻理想。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充满了哲理,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深刻的思想家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命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责任感与对人生晚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陆游作为一名文人的孤独与无奈,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饱食无功媿汗青”中,“汗青”指代什么?
a) 餐饮
b) 历史
c) 个人情感
诗中提到的“马衰”象征什么?
a) 年龄的增长
b) 精力充沛
c) 财富的积累
诗人最后提到的“茯苓”代表了什么?
a) 绝望
b) 未来的希望
c) 珍贵的药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与白居易的作品均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责任,但陆游更多地表现出对历史的愧疚与个人理想的追求,而白居易则更倾向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与反思。两者在情感基调和历史观念上均有所不同,陆游的忧国情怀更为浓厚,而白居易则更关注社会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