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6:20
仆公山思杏丹仙
作者: 郝以中 〔宋代〕
风雷龙虎惊州牧,一去朝天更不还。
岩拆杏花空烂熳,泉盈丹井尚潺湲。
岭头猿起凄凉叹,洞口云归寂寞闲。
登览几回馀怅望,只闻人道仆公山。
风雷震动,仿佛惊扰了州牧,一去便再也不回来。
山岩间杏花盛开却显得空荡荡的,泉水在丹井边流淌不息。
山岭上的猿猴发出凄凉的叹息,洞口的云彩归去后显得格外寂寞。
我登高望远几次,心中仍感怅惘,只听人们提到仆公山。
郝以中是宋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的时代。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郝以中对山水的向往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有关,反映了他对道教思想的认同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这首《仆公山思杏丹仙》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作者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开头的“风雷龙虎”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观,也暗示了世俗权力的动荡。接下来的“岩拆杏花空烂熳”,“泉盈丹井尚潺湲”则通过鲜花与泉水的对比,展示了繁荣与凋零的交替,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失落感。
“岭头猿起凄凉叹,洞口云归寂寞闲”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猿猴的叹息与云彩的归去,构成了一幅孤寂的山水画面,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迷茫。最后一句“只闻人道仆公山”,则将诗的思绪引回到人们的传说和期盼,仿佛在追问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将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展现了郝以中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揭示了现实的无奈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深情依恋。
诗中提到的“州牧”指的是:
A. 官员
B. 牧羊人
C. 学者
D. 商人
“猿起凄凉叹”中的“猿”表现了: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无奈
“只闻人道仆公山”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财富
B. 权力
C. 仙人生活
D. 荣誉
郝以中的《仆公山思杏丹仙》与李白的《庐山谣》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李白更加强调个人的豪情壮志,而郝以中则透出一丝惆怅与无奈,展现出不同的人生哲学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