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芭蕉》

时间: 2025-05-02 18:35:58

诗句

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

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

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5:58

原文展示:

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
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
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窗前种植芭蕉的情景,芭蕉因雨而移植,点滴的雨声让人感到怜惜。雨声仿佛在留住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然而梦境却远去,不想再回到故乡,醒来时只感到一阵动荡。

注释:

  • 芭蕉:一种植物,通常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常用作诗中意象。
  • 为雨移:因为雨的关系而移植。
  • 怜渠:怜惜或者怜爱那点滴的雨声。
  • 点滴声:指雨水落下的声音。
  • 归乡梦:对故乡的思念与向往。
  • 觉来:醒来的时候。
  • 一翻动:形容醒来时心情的波动。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归乡梦”体现了古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这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表现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漂泊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生于803年,卒于852年。他以才华横溢、作品多样而闻名,尤其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见长。

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在唐代中后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怀念,这首《芭蕉》就是一种典型的情感流露。

诗歌鉴赏:

《芭蕉》通过简单的植物意象,表达了深邃的思乡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芭蕉在窗前生长的情景,作者用“为雨移”形象地描绘了雨水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暗示着自然界的相互依存。接着,诗中提到的“点滴声”不仅是对雨声的描写,更是情感的寄托,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最后两句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尽管对故乡有着无尽的思念,但“梦远莫归乡”的无奈又让人感受到一丝悲凉。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鲜明,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杜牧高超的诗歌艺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芭蕉为雨移:诗人因雨而移植芭蕉,暗示自然的影响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2. 故向窗前种:选择在窗前种植,展现出一种生活的情趣和对自然的向往。
  3. 怜渠点滴声:雨声引起怜惜之情,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感。
  4. 留得归乡梦:雨声似乎留住了对故乡的思念,形成一种情感的牵绊。
  5. 梦远莫归乡:梦境虽然美好,但却遥不可及,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奈思念。
  6. 觉来一翻动:醒来时的心情动荡,表现了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声与思乡情感相连,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将雨声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芭蕉与雨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芭蕉:象征着思乡与自然的和谐。
  • 雨声:代表了细腻的情感与对故乡的牵挂。
  • 窗前:象征着对外界与内心的观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芭蕉为雨移中的“雨”主要指什么? A. 雨水
    B. 思乡的情感
    C. 雨声
    D. 自然的影响

  2. “梦远莫归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A. 对故乡的渴望
    B. 对未来的期望
    C. 对人生的无奈
    D. 对家庭的思念

  3. 整首诗中,哪一个意象最能代表思乡情感? A. 窗前
    B. 芭蕉
    C. 雨声
    D. 梦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月下独酌》(李白):描绘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芭蕉》同样涉及思乡主题,但李白的表达更为直接,而杜牧则通过自然意象渗透情感,展现出更为细腻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杜牧研究》

相关查询

秋日怀东湖 出游 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 暮秋六首 其三 寓蓬莱馆 戏作贫诗 秋日杂咏 夏日幽居 岁暮感怀以余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 晚至新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手疾眼快 珠鳖 示字旁的字 升霞 眷私 包含吻的词语有哪些 青奏 立字旁的字 陷入僵局 阜字旁的字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柔肠百结 人字头的字 包含还的成语 忧结尾的成语 卜字旁的字 刚巧 矫邪归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