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

时间: 2025-05-02 04:22:07

诗句

一片归心拟乱云。

春来谙尽恶黄昏。

不堪向晚檐前雨,又待今宵滴梦魂。

炉烬冷,鼎香氛。

酒寒谁遣为重温。

何人柳外横双笛,客耳那堪不忍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2:07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一片归心拟乱云。
春来谙尽恶黄昏。
不堪向晚檐前雨,
又待今宵滴梦魂。
炉烬冷,鼎香氛。
酒寒谁遣为重温。
何人柳外横双笛,
客耳那堪不忍闻。


白话文翻译

我心如乱云般归去,
春天来时,已习惯了这恶劣的黄昏。
不堪忍受晚上的檐前细雨,
又期待今夜梦中滴落的思绪。
炉火已冷,鼎中香气弥散。
酒也冷了,谁来为我再温一温?
外面柳树下,谁在吹奏双笛,
我这客人听得,怎能忍受这悲伤的音调?


注释

字词注释

  • 归心:归属之心,思乡之情。
  • :想要,打算。
  • 谙尽:熟悉到极点。
  • 不堪:无法忍受。
  • 檐前雨:屋檐下的雨,形容夜晚的凄凉。
  • 梦魂:梦中的灵魂,指思念的情感。
  • 鼎香氛:鼎中的香气,暗指美好的事物或回忆。
  • 重温:再次温暖或回味。
  • 双笛:两根笛子,音调悲伤。

典故解析

  • 春来:春天象征着生命与希望,但在诗中却与“恶黄昏”相对,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炉烬冷,鼎香氛:炉火和鼎象征着生活的温暖与美好,冷却则暗示失去和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宋代著名的词人和政治家,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他的词多描绘个人情感与国家兴亡,反映了其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鹧鸪天》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是他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时期,心中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渗透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春天与黄昏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切感慨。


诗歌鉴赏

《鹧鸪天》透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辛弃疾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归心拟乱云”中,归家的心情如同飞舞的乱云,那种无处安放的感受显而易见。随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却对“恶黄昏”感到厌倦,暗示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失落。

“不堪向晚檐前雨”一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雨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孤独与凄凉。接着的“又待今宵滴梦魂”则表达了对梦中美好事物的渴望,显示出他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的逃避。

诗的后半部分,炉火的冷却和酒的寒冷象征着生活的乏味与失落,诗人渴望有人能够为他重温那份温暖。最后一句“何人柳外横双笛,客耳那堪不忍闻”则渲染了对外界音乐的敏感,双笛声中透着凄凉,使得诗人更加无法忍受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是辛弃疾对人生与情感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片归心拟乱云:表达诗人强烈的归乡之情,却因现实困扰而感到心绪不宁。
  2. 春来谙尽恶黄昏:春天带来的希望与黄昏的凄凉形成对比,反映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3. 不堪向晚檐前雨:雨滴落在檐前,给人带来沉重的感受,象征孤独与无奈。
  4. 又待今宵滴梦魂:期待着梦中能够得到慰藉,渴望摆脱现实的痛苦。
  5. 炉烬冷,鼎香氛:象征生活的冷淡与失去的美好。
  6. 酒寒谁遣为重温:酒的寒冷比喻内心的孤独,渴望重温温暖的回忆。
  7. 何人柳外横双笛:描绘外界悲伤的音乐,增加了诗人的孤独感。
  8. 客耳那堪不忍闻:表明诗人对这种悲伤音调的敏感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乡之情比作“乱云”,形象生动。
  • 对仗:如“炉烬冷,鼎香氛”,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酒、炉火等赋予情感,深化了孤独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辛弃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与反思,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归心:象征思乡与归属感。
  2. :代表流动的心情与无常的生活。
  3. 黄昏:象征人生的晚期与无奈。
  4. :表达孤独、忧伤的情感。
  5. 炉火与鼎香:代表温暖与美好,反衬出失去的感慨。
  6. 双笛:象征外界的音乐与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归心拟乱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乡
    C. 忧伤

  2. 诗中提到的“黄昏”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生活的凄凉
    C. 自由

  3. “炉烬冷,鼎香氛”中的鼎香氛象征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失去的温暖
    C. 内心的热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水调歌头》:苏轼的怀古之作,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2. 《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表现对历史的深刻思索与感伤。

诗词对比

  • 辛弃疾 vs. 李清照:辛弃疾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词作相比,更加豪放与激昂,李清照则更细腻、柔情,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辛弃疾词全集》
  2. 《宋词三百首》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解语花 壬申 解语花 咏美人花间影和凤于 解语花 和人咏骊山温泉 解语花 咏水仙同家弟作 解语花 寒夜自制通草花,感怀而作 解语花 春意满前,东君将至,作此迓之 解语花 解语花 墙阴丛花逞丽,悠然独赏,倚此 解语花·见江岸草花淡红可爱而赋 解语花 花泪,从草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敏智 学识渊博 唯识 巾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秦琼 月字旁的字 一丘壑 包含挖的成语 破浪乘风 手字旁的字 一口同声 献呈 汗下如流 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柱擎天 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