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8:54
春词二首
罗衣初试薄寒生,
豆蔻花开感别情。
零落铅华君不见,
画楼春雨燕双鸣。
春天的衣服刚刚试穿,微寒之气渐渐袭来;
豆蔻花开,令人感受到离别的情绪。
铅华已经零落,你却不曾见到;
画楼中春雨绵绵,燕子在双双鸣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谢榛(约1480-约1550),明代诗人,字允恭,号香圃,晚号云间居士。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咏物抒情,作品多涉及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谢榛在明代文人中有较高的声誉,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独特的贡献。
创作背景
《春词二首》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青春和离别的感慨,反映了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深刻体验。全国局势相对安定,诗人内心充满春意,借景抒情,颇具时代气息。
《春词二首》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头“罗衣初试薄寒生”,不仅描绘了春天的寒意,也暗示了新衣的轻盈与柔美,象征着新的开始与期待。而“豆蔻花开感别情”则将诗人的心情与春天的景象紧密结合,豆蔻花的绽放不仅是自然万物复苏的象征,也引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展现了春天的双重性——既是生机的勃发,也是情感的忧伤。
接下来的“零落铅华君不见”,则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铅华的零落象征着青春的逝去与美丽的消散,诗人似乎在感叹自己无法再见到曾经的美好。最后一句“画楼春雨燕双鸣”则通过燕子的鸣叫,传达出春雨中细腻的情感,燕子成双的鸣叫增添了春天的温暖与甜美,但也暗含着孤独与失落,仿佛在述说着离别后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伤感,诗人在自然景象中流露出对时光和爱情的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青春与离别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的短暂,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特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罗衣初试薄寒生”中“罗衣”指的是:
A. 厚衣服
B. 轻薄的衣服
C. 传统服饰
D. 旧衣服
“豆蔻花开感别情”中的“豆蔻花”象征什么?
A. 离别
B. 青春
C. 哀伤
D. 友情
诗中提到的“燕双鸣”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伤感
D. 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