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2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26:10
建陵城里锁秋烟,
奎庭论文太史前。
暗索骊黄呈伯乐,
浪寻星宿问张骞。
云从桂水层层浣,
月出漓波正正悬。
自愧磨砻非匠琢,
敢将烧玉辨于阗。
在建陵城里,秋烟弥漫,
我在奎庭上论文,面见太史公。
暗中索求骊黄马,想要向伯乐展示,
又在浪间寻找星宿,向张骞请教。
云从桂水轻轻洗涤,
月光从漓江升起,正好悬挂在空中。
我自愧磨砻不如工匠雕琢,
敢将烧制的玉石与阗玉相辨。
黎兆鏊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科举考试是士人出仕的重要途径,许多诗歌也围绕此主题展开。黎兆鏊的诗作风格沉稳,注重表现个人的志向与追求。
这首诗写于秋天,正值科举考试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考试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进取的渴望以及对人才的向往。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在科举考试中的心境。开篇“建陵城里锁秋烟”勾勒出一幅秋意浓厚的景象,令人感受到收获的时节与考试的紧迫。接着,诗人提到奎庭,直接指向科举,表现出对文才的渴望和对成功的追求。
“暗索骊黄呈伯乐”中,诗人渴望被识别为人才,体现了对自身价值的期待与对未来的无奈。而后面提到的“浪寻星宿问张骞”,则进一步引申出对过去伟人的追慕,表现出一种求知欲与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自然描绘,云和月的意象交替出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远的氛围,似乎在表达诗人心中那份对理想的追求与渴望。而最后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谦,虽不如工匠般精雕细琢,却仍然希望能够辨识出真正的才华,表现出一种谦逊而坚定的态度。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才华的渴望,及在科举大潮中的自我反思与追求。诗人用自然的描绘来映衬内心的情感,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盼与对自我的谦逊。
诗中提到的“骊黄”指代什么?
“自愧磨砻非匠琢”这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建陵城里锁秋烟”中的“锁”字,表示什么?
可以将这一首诗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二者都描绘了秋天的意境,但一首更聚焦于个人的奋斗与理想,而另一首则更多表现出一种安逸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