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3:34
抖尽长安十斛尘,
频年倦封帝城春。
上书敢问中兴相,
结袜原多侍从臣。
雪入敝裘侵短袂,
风吹蓬鬓垫疏巾。
细听玉漏朝天去,
且取华灯照故人。
我抖落了长安的尘土,
在这座帝城的春天里,感到疲惫已久。
我敢问中兴的宰相,
为什么结袜的人多是侍从的臣子呢?
大雪侵入了我破旧的衣裳,
风吹动我的蓬松发髻,压低了我的头巾。
仔细听着钟漏声,时间朝天而去,
不如点亮华灯来照亮故人。
作者介绍:黎兆鏊,明代诗人,才华横溢,作品多涉及政治、历史及个人情感。他的诗风往往能反映出对时局的关心和对人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中元夜的宴集,作为对友人的寄情之作,反映了诗人在繁华背后对政治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现状的不满。
《都中元夜承何象冈宫詹陈杲庵给谏二同年宴集观登即席赋》是一首充满时事感与个人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长安尘土的描写,表达了对政治生活的厌倦与无奈。诗中的“上书敢问中兴相”,透露出他对时局的关注与对中兴的期盼,同时也暴露了他对官场复杂关系的不满。结袜多为侍从臣的描写,暗示了权力中心的表象与现实的矛盾。
在意象方面,诗中“雪入敝裘”,“风吹蓬鬓”用以描绘诗人身处的寒冷与孤独,展现了他内心的寒意与无奈。在“细听玉漏朝天去”一句中,有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而“取华灯照故人”则是一种对温暖人际关系的渴望和期待。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充满了反思与感怀,展现了诗人对故人和时局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生活的批判、对个人处境的无奈以及对友人情谊的珍视,情感复杂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A. 繁华与权力
B. 贫穷与孤独
C. 大海与天空
“雪入敝裘”中的“雪”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寒冷
C. 快乐
诗人对“中兴相”的态度是?
A. 崇拜
B. 质疑
C.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