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三月十九日夜极冷》

时间: 2025-05-02 17:43:55

诗句

谁勒余寒不放回,春深犹暖地炉灰。

乡心忽向烛前动,夜雨先从竹里来。

鶗鴃已如莺百啭,酴醾那复雪千堆。

调糜煮药东风老,惭愧茶瓯与酒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43:55

原文展示:

谁勒余寒不放回,春深犹暖地炉灰。
乡心忽向烛前动,夜雨先从竹里来。
鶗鴃已如莺百啭,酴醾那复雪千堆。
调糜煮药东风老,惭愧茶瓯与酒杯。

白话文翻译:

谁在拽住这残留的寒气不放,让它回归?春天已经深厚,可炉灰依旧温暖。乡愁忽然在烛光前泛起,夜雨似乎是从竹林中开始落下。黄莺已经像鶗鴃一样多声啼叫,酴醾花又怎能像雪那样厚重?调制糜食、煮药的东风已然老去,我感到惭愧,只能端着茶杯和酒杯。

注释:

  • :拉住,拽住。
  • 余寒:残余的寒冷。
  • 乡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烛前:蜡烛前,象征着温暖和光明。
  • 夜雨:夜间的雨,带有清冷和孤寂。
  • 鶗鴃:一种鸟,鸣声悦耳。
  • 酴醾:一种花,象征着春天。
  • 调糜:调制糜食,指准备食物。
  • 煮药:煮药,指治疗或养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石湖,江苏常州人,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乡愁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笔触刻画生活中的细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三月的夜晚,正值春寒料峭之时,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思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春天的渴望。

诗歌鉴赏:

《三月十九日夜极冷》是范成大在寒冷的春夜中写的一首诗,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谁勒余寒不放回”即展现了春寒的残留,诗人在感受春天深厚的温暖时,心中却仍有一丝寒意,表明了春天的脆弱与不确定性。接着,诗人用“乡心忽向烛前动”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烛光的温暖似乎唤起了他心中更深的情感。

“夜雨先从竹里来”一句,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增强了诗的氛围,表现出夜晚的寂静和孤独。接下来,“鶗鴃已如莺百啭”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酴醾那复雪千堆”则通过对比,表现了春花的轻盈与冬雪的沉重,反映了春天的来临。

最后两句“调糜煮药东风老,惭愧茶瓯与酒杯”,则表现了诗人在春风中对生活的感慨,调糜与煮药暗示了生活的琐碎与平淡,茶与酒的比对则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惭愧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带给读者一种思乡的淡淡愁绪,既有对春天的期待,也有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范成大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勒余寒不放回:提问,表达对寒意为何仍未散去的困惑,表现了春天的不稳定。
  • 春深犹暖地炉灰:春天已深,但炉灰依旧保留着温暖,暗示春寒未尽。
  • 乡心忽向烛前动:对故乡的思念在烛光下涌动,烛光象征温暖与思念。
  • 夜雨先从竹里来:夜雨从竹林中落下,渲染了寂静的氛围。
  • 鶗鴃已如莺百啭:春天的生机已经到来,鸟儿纷纷鸣叫。
  • 酴醾那复雪千堆:春花轻盈,反衬出冬雪的沉重,表现春天的轻快。
  • 调糜煮药东风老:生活琐碎,表现对生活的感慨。
  • 惭愧茶瓯与酒杯:对生活的反思与惭愧,茶与酒的对比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寒意比作无法散去的束缚,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经过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老去的属性,表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寒与乡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以及对生活琐碎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余寒:象征着未消散的忧愁与孤独。
  • 烛前: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夜雨:象征着寂静与思念。
  • 鶗鴃与莺: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酴醾: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轻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A. 春深犹暖地炉灰
    B. 乡心忽向烛前动
    C. 鶗鴃已如莺百啭
    D. 调糜煮药东风老

  2. 诗中提到的“夜雨”来自哪里? A. 河边
    B. 竹里
    C. 山上
    D. 田野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生活的感慨
    C. 对故乡的思念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思考,但范成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怀念。范成大的细腻之处在于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而杜甫则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揭示出了更深层的社会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阳台 高阳台 客有谈卫源近事者,感赋此调 高阳台 题俞少轩承德色丝感梦图,少轩客京都,一夕梦其室人授以黄丝寻,有骑省之戚,因作是图 高阳台·题彦云娟镜楼图 高阳台 平山堂下废园 高阳台 秋暮饮少城酒楼,敬和石帚师即席之作 高阳台 寒竹,和频伽韵 高阳台 仙露庵,宋宫人饯汪水云处 高阳台 庚戌上巳后六日,亚子自魏塘归来,道出芦中,阻风雨留泊。醉后赋此奉赠 高阳台 上元移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惺惺奴 单耳刀的字 齄靤 殚匮 飞沫传染 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养虎伤身 塞开头的成语 入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来去 謏闻之陋 一身二任 反文旁的字 如临深谷 烟飞星散 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