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罗端规二首》

时间: 2025-04-29 04:34:59

诗句

雪窗吾畏友,称誉满中边。

往矣非乔木,生乎仗老天。

肯来丹桂里,须醉白鸥前。

百计安流好,纷纷急水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34:59

原文展示

次韵罗端规二首
作者: 张镃 〔宋代〕

雪窗吾畏友,称誉满中边。
往矣非乔木,生乎仗老天。
肯来丹桂里,须醉白鸥前。
百计安流好,纷纷急水船。

白话文翻译

在雪窗前我对朋友感到畏惧,
在这里的称赞满盈四方。
往昔的我并非高大乔木,
只是依靠着年老的天命而生存。
愿意来丹桂树下,
就一定要在白鸥面前尽情畅饮。
无数的计策都要安然流淌,
如同纷繁的急水船一样。

注释

字词注释

  • 吾畏友:我对朋友感到畏惧。
  • 称誉满中边:这里的赞美声充满四周。
  • 往矣非乔木:过去的我并不是高大的树木。
  • 生乎仗老天:生存依靠的是年老的天命。
  • 丹桂:指的是桂花,象征友谊和美好。
  • 白鸥:白色的海鸥,象征自由和洒脱。
  • 百计安流好:无数的计策都要安然的流淌。
  • 纷纷急水船:急流中的船,象征着生活的忙碌与奔波。

典故解析
“丹桂”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德与友谊,历史上有许多诗人赞美桂花。古人以桂花为美好、理想的象征,代表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仲明,号雪窗,宋代诗人,擅长古诗,风格清新脱俗,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主要是应友人罗端规之邀所作,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感慨。这首诗写于特定的社交场合,表达了对朋友的敬重与友谊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充分展现了张镃对友谊的感悟与珍视。开头“雪窗吾畏友”,通过雪天的静谧引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似乎在表达一种敬畏之情,仿佛在雪窗的映衬下,友谊显得更加珍贵而神圣。接着“称誉满中边”,表达了朋友间互相的赞美与欣赏,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往矣非乔木”一句,反映了诗人对自身的谦卑与自省,虽然自己并非伟岸之树,但仍愿与朋友共享这份情谊。这种自我反思的态度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而“生乎仗老天”的表达则显示出一种对命运的感慨,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肯来丹桂里,须醉白鸥前”,诗人在描绘理想中的聚会场景,既有对友谊的渴望,也有对生活乐趣的追求。最后两句“百计安流好,纷纷急水船”,把生活的忙碌与对友谊的美好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温馨与哲思,既有对友谊的歌颂,也有对人生的反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窗吾畏友:在雪窗前,我对朋友感到敬畏,暗示着友谊的珍贵。
  2. 称誉满中边:赞美的声音充盈四周,表达出朋友之间的相互欣赏。
  3. 往矣非乔木:过去的我并不是高大挺拔的乔木,表现出谦逊的态度。
  4. 生乎仗老天:生命的延续依赖于天命,暗含对命运的感慨。
  5. 肯来丹桂里:愿意来桂花树下,象征着对美好友谊的向往。
  6. 须醉白鸥前:要在白鸥面前尽情畅饮,体现出对自由和欢乐的追求。
  7. 百计安流好:无数的计策都要安然流淌,寓意生活的从容与智慧。
  8. 纷纷急水船:如同急水中的船,象征着生活的忙碌和奔波。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生乎仗老天”暗示了对命运的依赖,增强了诗句的感情表达。同时,诗中对比与对仗的使用,使得整体结构紧凑,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的艺术才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谊与人生的哲思展开,表现了对朋友的敬重、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张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传达了珍惜友情、享受生活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窗:象征着宁静与清雅,暗示着与朋友的深厚情谊。
  • 丹桂:象征着高洁的品德与友谊,代表着美好的情感。
  • 白鸥:象征自由与洒脱,隐喻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 急水船:象征生活的忙碌与奔波,体现出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张镃的字是什么?
    A. 端明
    B. 仲明
    C. 直言
    D. 正言

  2. “往矣非乔木”中的“乔木”指的是什么?
    A. 人
    B. 树
    C. 山
    D. 天

  3. 诗中提到的“丹桂”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友谊
    C. 财富
    D. 学问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思念。
  • 李白的《将进酒》:体现了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和对朋友的邀请。

诗词对比
张镃与李白在友情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偏向于内敛与深思,后者则显得豪放与洒脱。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表达情感,但风格上有明显差异,前者更显细腻,后者更具气势。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文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下偶作 下第后春日长安寓居三首 其一 过象耳山二首 通仙洞 海棠 嘉陵驿 春咏 郊亭 题汉州西湖 送李倍秀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下无敌 立刀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殊勋异绩 燃料油 蛟鱼 欢声如雷 舌字旁的字 祸生于忽 包含络的词语有哪些 毋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惟适之安 坐镇 短衣窄袖 五更三点 包含捺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