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乾四明咏四首 其三 梅》

时间: 2025-04-22 12:15:53

诗句

天寒地冻雪迷离,忒杀风流这一枝。

屋角有人能古调,拈来无孔笛中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2:15:53

原文展示:

天寒地冻雪迷离,忒杀风流这一枝。
屋角有人能古调,拈来无孔笛中吹。

白话文翻译:

天空寒冷,地面冰冻,雪花飘散迷离,真是把这一枝梅花衬托得格外风流。
屋角有个能吹古曲的人,轻轻拈起那无孔的笛子,悠扬地吹奏起来。

注释:

字词注释:

  1. 忒杀:忒,过于,杀,形容词,极其、非常;合在一起指非常美丽、引人注目。
  2. 风流:形容梅花的气质高雅、脱俗。
  3. 无孔笛:一种古老的乐器,没有孔,常用于古曲的演奏。
  4. 古调:指古老的旋律或曲调。

典故解析:

  1. 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被用作气节的象征。梅花在冬季盛开,象征着在逆境中坚持。
  2. 无孔笛:古笛的演奏与梅花的清雅相得益彰,代表着高雅的生活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毓祺,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尤其擅长梅花的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寒冷的冬季,反映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于古典音乐的热爱,表现了在冰雪环境中,梅花的坚韧与美丽。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冬天寒冷景象的描绘,引入梅花的意象,体现了梅花在恶劣环境中依旧盛开的坚韧与高雅。首句“天寒地冻雪迷离”营造出一种冰冷、萧瑟的氛围,使人能够感受到冬天的寒意;而“忒杀风流这一枝”则将梅花的娇美状态与冬天的冷冽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梅花的独特魅力。接下来的“屋角有人能古调”,引出一位能奏古乐的人,暗示音乐与梅花的共鸣,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最后一句“拈来无孔笛中吹”,不仅强调了古乐的悠扬,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联想,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及对古典音乐的热爱,情感深厚,意境优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寒地冻雪迷离:描绘寒冷天气和飘落雪花的景象,设置了冬季的背景。
  2. 忒杀风流这一枝:强调梅花在这样环境中的美丽,突出其风流倜傥的气质。
  3. 屋角有人能古调:引入一个人物,暗示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4. 拈来无孔笛中吹:通过无孔笛的音乐,传达出高雅的意境,展现了文化与自然的结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风流的象征,增强了梅花的美感。
  • 拟人:通过“有人能古调”,让音乐与人融合,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全诗结构紧凑,前后句中存在对比与呼应,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现了高洁、坚韧的品格,反映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对生命美好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逆境中的美丽。
  2. :冷冽、孤独,映衬梅花的生机。
  3. 无孔笛:古乐的象征,传达了对传统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风景描写
    • B. 梅花的坚韧与美丽
    • C. 冬天的寒冷
  2. “忒杀风流”中“忒”的意思是什么?

    • A. 少
    • B. 过于
    • C. 很
  3.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笛子
    • B. 琵琶
    • C. 古筝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描绘自然与情感的结合。
  • 陶渊明的《饮酒》: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哲思。

诗词对比:

  • 比较黄毓祺的《梅》与王安石的《梅花》:两首诗都描写梅花,但黄的侧重于梅花的风流与古乐的结合,而王则强调梅花在寒冬中的坚韧与高洁,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梅花的文化象征》:探讨梅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意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书事三绝 次韵同年杨廷秀使君寄题石湖 温泉 太傅杨和王挽歌词二首 其二 浣溪沙(新安驿席上留别) 幽誓 四时田园杂兴 次韵周子充正字馆中绯碧两桃花 复作耳鸣 十二月二十四日西楼观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爻字旁的字 名场 包含践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福利社会 按兵不动 包含兹的词语有哪些 色字旁的字 中涓 二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假惺惺 神迷意夺 千不该,万不该 一块石头落地 瑰琼 胙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