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效竹枝体有感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7 04:18:23

诗句

斜风急雨暮潇潇,更与客怀增寂寥。

树头梅子未全熟,莫来窗下打芭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8:23

原文展示:

斜风急雨暮潇潇,更与客怀增寂寥。树头梅子未全熟,莫来窗下打芭蕉。

白话文翻译:

傍晚的风雨斜斜地打来,更加增添了我与客人之间的寂寥情怀。树上的梅子尚未完全成熟,切莫在窗下打芭蕉。

注释:

字词注释:

  • 斜风:指风的方向倾斜,给人一种潇洒的感觉。
  • 急雨:形容雨势很急,来得快且猛烈。
  • 潇潇:形容雨声细微而又连续,带有一种伤感的氛围。
  • 梅子:梅树结的果实,通常在夏季成熟。
  • 打芭蕉:指用手打动芭蕉树,使其发出声响,这里暗指喧闹之事。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梅子”与“芭蕉”作为植物意象,常常在古诗中象征着时节的更替与情感的流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质,字恭卿,号逸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雨天的傍晚,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境与对客人相聚的感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效竹枝体有感四首 其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雨天傍晚的情景,诗人通过“斜风急雨”和“暮潇潇”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寂寥感。首句的“更与客怀增寂寥”直接表露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客人陪伴的渴望,然而外界的急雨却使这种渴望更加显得无奈。

接下来的“树头梅子未全熟”则引入了一个自然意象,梅子尚未成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期待的未果,给人以淡淡的惆怅感。最后一句“莫来窗下打芭蕉”则是对喧闹的拒绝,诗人希望在这个寂静的时刻,能够拥有一份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织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对生活的深刻感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体现了宋代诗人特有的情感与理性的结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斜风急雨暮潇潇”:傍晚时分,风雨交加,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2. “更与客怀增寂寥”: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客人之间的情感更加显得孤寂。
  3. “树头梅子未全熟”:梅子尚在树上,象征着未成熟的期盼。
  4. “莫来窗下打芭蕉”:希望保持安静,不要打扰这个寂静的时刻。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斜风急雨”比喻心境的复杂。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整体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喧嚣中渴望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风:象征着变化与不安。
  • 急雨:代表着突然的情绪波动与自然的无常。
  • 梅子:象征着期待与未成全的愿望。
  • 芭蕉:在此象征着外界的喧闹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子”代表什么意象? A. 成熟的爱情
    B. 期待与未成熟的愿望
    C. 过去的时光
    D. 和谐的生活

  2. “莫来窗下打芭蕉”中“打芭蕉”意指什么? A. 喧闹的行为
    B. 赏玩植物
    C. 享受宁静
    D. 交流感情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孤独与对友人的渴望。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自然与人心的关系。

诗词对比: 可以将王质的此作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受,但王质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为个人情感的流露。王质的作品更显理性与观察,而李清照的则更为感性与细腻。

相关查询

四月八日观浴佛 送云松禅师朝普陀 送友人归金台 游梅花水 送友人赴试 雪浪庵与恩公谈禅 【正宫】端正好 雨华台 石头城 径山天开图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钢的成语 用字旁的字 以德报德 直刚 木齿丹 唇焦舌敝 疋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左射 父字头的字 高下任心 阴化 陆詟水栗 手字旁的字 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青瞑 盲翁扪钥 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