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8:23
斜风急雨暮潇潇,更与客怀增寂寥。树头梅子未全熟,莫来窗下打芭蕉。
傍晚的风雨斜斜地打来,更加增添了我与客人之间的寂寥情怀。树上的梅子尚未完全成熟,切莫在窗下打芭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梅子”与“芭蕉”作为植物意象,常常在古诗中象征着时节的更替与情感的流转。
作者介绍: 王质,字恭卿,号逸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雨天的傍晚,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境与对客人相聚的感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感慨。
《效竹枝体有感四首 其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雨天傍晚的情景,诗人通过“斜风急雨”和“暮潇潇”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寂寥感。首句的“更与客怀增寂寥”直接表露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客人陪伴的渴望,然而外界的急雨却使这种渴望更加显得无奈。
接下来的“树头梅子未全熟”则引入了一个自然意象,梅子尚未成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期待的未果,给人以淡淡的惆怅感。最后一句“莫来窗下打芭蕉”则是对喧闹的拒绝,诗人希望在这个寂静的时刻,能够拥有一份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织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对生活的深刻感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体现了宋代诗人特有的情感与理性的结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整体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喧嚣中渴望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梅子”代表什么意象?
A. 成熟的爱情
B. 期待与未成熟的愿望
C. 过去的时光
D. 和谐的生活
“莫来窗下打芭蕉”中“打芭蕉”意指什么?
A. 喧闹的行为
B. 赏玩植物
C. 享受宁静
D. 交流感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王质的此作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受,但王质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为个人情感的流露。王质的作品更显理性与观察,而李清照的则更为感性与细腻。